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3   星期五   农历三月廿五   
传承技艺,留住乡音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胡克非 创建时间:2019-04-30 09:35:00

4月底,福建省莆田学院音乐学院讲师黄璟和学生们忙活了起来,今年“五一”期间,他们要参加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民俗莆阳”文化艺术节,在传统曲艺展演环节,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一门莆田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梆鼓咚。

梆鼓咚,又称“盲技”“咚鼓”“俚歌”,这项源于宋代南戏的独特曲艺形式,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然而,这门民间曲艺的传承却是后继乏人,成为福建省八大濒危曲种之一。莆田学院看到了本地非遗传承面临的困难,决定将这些非遗传统艺术引入课堂,传承技艺,留住乡音。

在“新土壤”中生根发芽

2009年,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在院长林荣华的提议下,成立了莆仙音乐与戏曲研究中心,专门从事莆仙音乐与戏曲课程建设、艺术传承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最初请老艺人来学校定期开展传统音乐的讲座,随后又开设了专业选修课。

黄璟说:“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莆仙戏、梆鼓咚等非遗项目在表演、音乐、编剧、导演、舞美等方面均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急需培养保护传承方面的专门人才。2018年9月,学院开办了首期莆仙戏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19名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成为首期学员,莆仙戏、梆鼓咚是学生们的必修课。”

作为非遗项目保护基地,莆田学院音乐学院不仅将梆鼓咚、莆仙戏引入高校课堂,还陆续增添了文十番、十番等地方传统音乐。“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传承技艺,留住乡音。”黄璟说。

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学生蔡玉双告诉记者:“在日常学习中加入地方非遗项目,通过理论学习、乐器制作、舞台表演,让我们对家乡的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许多外地同学从好奇到尊敬,再到喜爱我们家乡的传统艺术,这让我十分自豪。”

传承人请进来,搭舞台来实践

黄璟介绍说,莆田学院音乐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原汁原味地教授非遗项目。“不仅学生在学,老师也在学。我们与民间艺人一起探讨适合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如今已初见成效。”黄璟告诉记者。

“民间音乐讲究一对一的师徒传承,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和易变性。”黄璟介绍,虽然有固定的曲牌和锣鼓经,但并不意味着演奏音乐的过程是完全相同的。鼓师通常会根据乐队及现场声音效果即兴修改音乐和锣鼓节奏。因此,完全依靠固化的课本是行不通的,必须将传承人邀请到学校来,对学生口传心授。

为此,学院聘请了梆鼓咚第四代传承人黄文栋与莆仙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莆田市艺术学校校长王少媛作为顾问,和其他民间艺人一起定期来到学院,按照短期和长期两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短期模式主要是当课程某章节涉及传统民间音乐时,将民间艺人请进课堂;而长期模式则是在一个学期或者学年内进行授课。”黄璟说。

记者了解到,学校为学生安排了传统乐器的制作课程。以梆鼓咚为例,乐器制作课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制作简易的梆鼓咚乐器,工序基本遵从传统工艺。黄璟告诉记者:“只有亲自动手制作传统乐器,学生才会对乐器的发声方式、构成,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非遗传承,乐器制作和舞台表演同样重要。”

除了丰富立体的课程设置外,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参加校内的各种文艺活动,还参加了一些省内甚至全国的地方戏曲比赛和演出交流活动。“今年6月,我们计划举办一场莆仙戏折子戏专场演出,目前已经在准备之中。”黄璟说。

让更多孩子记住乡音

在黄璟看来,非遗在高校传承不同于民间传承。从教学特点上看,高校能够开展一对多教学。为提高课堂效率,缩短培养周期,教师应兼任非遗传承的观察者和实践者,在观察民间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此外,非遗离开了原生态土壤,必然会丧失一些活力。如何在多元音乐文化的格局下继承传统音乐的精华,并结合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使其焕发活力,这是我们目前正在思考的问题。”黄璟说。

林荣华说,在不断完善日常教学的同时,莆田学院音乐学院未来的工作重点将会放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三方面:拟增设莆仙戏表演方向专业,增设莆仙音乐作曲、莆仙音乐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出版《梆鼓咚曲谱集》《莆仙戏唱腔》《莆仙戏科介》等一系列校本教材。同时鼓励更多教师参与莆仙音乐与戏曲的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曾经活跃在莆田地区的这些非遗项目会在学校生根发芽,也会让更多孩子记住乡音、传承乡音。”黄璟说。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