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2020云赏三月三|竞艺炫技
壮族踩风车
来源:“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20-04-13 14:42:00

【编者按】“壮乡三月好晴天,木棉盛开歌舞喧”,“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八桂儿女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节日期间,各族民众蒸彩糯、祭先祖、赶歌圩、抢花炮、斗彩蛋、赏戏曲,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又是一年“三月三”,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的工作部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围绕着“壮族三月三”及相关的文化事象,开展“云赏三月三”专题系列报道,以充分展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此次线上活动以“壮族三月三”为中心,综合介绍壮族三月三的历史渊源、活动内容、代表性传承人,以此带出相关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非遗项目。同时,为体现壮族三月三的多民族共享性,将撷取广西各世居民族代表性项目进行介绍。

壮族踩风车

壮族三月三的游艺娱乐发生于祭祀活动之后,其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主要有抛绣球、抢花炮等活动。从文献记载来看,桂林一带曾经有三月三期间划龙舟活动,而在中越边境的靖西市,壮族三月三传统上还有“临泉观鱼”“水中比武”的活动,隆林各族自治县则有踩风车的活动。这些活动从原来功能上看,有合会男女、祈求生殖的作用。今天,很多活动都已经发展成为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这一期我们将介绍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踩风车”。

2016年三月三,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弄桑村村民在立风车摄影:曾书奇

踩风车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壮族的一项传统体育。关于为什么三月三期间举行踩风车,民间传说:当时一对夫妇,婚后多年不育,到三月三就制风车,邀集众人来玩耍,为民做好事以“修阴功”,后来生儿育女,于是久传成俗。

传统上,主办风车活动的都是婚后多年不育者,并且连办三年,多年更好。这样才“功高德厚”,以求“多子多福”。立车时间是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上午,立车完之后,主办人杀鸡烧香供祭神,然后让风车空转3圈,以示神灵保佑参加踩风车的群众,使众人高兴而来,安全而归。

踩风车始于道光元年(1821年),在隆林各族自治县民德、者徕、者床、者宽、者浪、央腊、泥浪、那谷、江管等地流传。咸丰年间(1851—1861年)是踩风车兴盛的时期。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以后,因战乱而停止活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以后又恢复活动。1949年到1964年是兴盛时期。在特殊时期停止活动。1978年以后,隆林各族自治县体委把踩风车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加以发展。

2016年三月三,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弄桑村村民在踩风车摄影:曾书奇

风车的形状和大小与架设在河边的自转水车基本相同,直径3.3米左右,全用木制,有轴心,架在2米高的支架上,犹如秋千。活动时,先坐上1人,然后用人助转,再一个个坐上,就自然形成转动惯性,在转动过程中,当每个人将转近地面时,即迅速下坐,并拉坐绳往前 跃几步,以加快速度。坐下和拉速越快,惯性越大,转速就越快,要是几个人协作得好,转速可在每周二三秒钟,对身体平衡的锻炼大有好处。在踩风车时,青年男女可显示自己的踩车技艺,常耍的技艺动作有单手吊圈,双手吊圈、360度翻杠、座立吊板等。

一年一次的壮族三月三隆林踩风车活动,召来了四面八方的群众,大部分是男女青年,少则几百人,多则1000余人。他们身着民族盛装,有的观看和助威,有的寻找自己的心上人谈情说爱。现在已形成男女青年交谊的场所,已经不是求多子多福了。(以上资料来源:《隆林各族自治县志》)

2008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弄桑村的村民在德峨镇苗族跳坡节上展示踩风车(摄影:杨丽萍) 

2016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壮族踩风车”入选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