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9   星期五   农历二月二十   
荣登“人类非遗”的浙茶,到底有多绝?
来源:“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2-11-30 10:47:00

from clipboard

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开始煮饮“原始茶”;六千年前,宁波田螺山有了中国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这片古老东方的小小树叶,在浙江开启曼妙旅程,终是名扬四海,造富一方。

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会上传来喜讯:由我国单独申报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成为世界各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该名录(名册)数量最多的国家。

在这个申遗项目中,浙江,不仅牵头申报,更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为: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以及庙会(赶茶场)、径山茶宴两项民俗活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品,这惊艳全球的浙江茶色!

西湖龙井

绿茶制作技艺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她孕育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间,她凝聚了西湖山水之精华和西湖茶人之智慧。

她,就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西湖龙井。

清代乾隆皇帝独爱西湖龙井,他四上龙井、题写龙井茶御诗、亲封“十八棵御茶树”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西湖龙井,素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而这样的美茗正是来自于越冬后茶树的初芽。

这时候的茶芽肥硕、强壮、饱满、厚实,转瞬即逝的采摘时间酝酿出了一年中品质至臻的茶味。

对于杭州人来说, 第一抹春色就在这杯明前龙井新茶里。

泡上一杯龙井茶,嗅着淡淡的龙井香,沐浴在阳光下,连春天都变得完整了。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和制作都十分精致细腻。

全手工的采摘需要对于时间的完美把控,正如龙井茶区的一句谚语:“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除了把握时间,茶叶的丰收多多少少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一旦天气突然变热,嫩芽也会因为抽得太快从而变老,最终失去作为龙井茶的资格。

但即使是这样苛刻的条件,茶农们却仍旧遵循着老祖宗“一茶一叶”的规矩,坚守着西湖龙井的品质传承。

历经千辛万苦采摘后的嫩芽,终于迎来了最后的“成茶礼”,它们借助茶农们的巧手,经过摊放、青锅、成条、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九道工序,蜕变成了真正的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传承至今,已经成为浙江一张熠熠生辉的“金名片”。

西湖龙井茶博物馆、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非遗主题酒店等茶文化空间载体隐藏在城市的高楼广厦间,为低头忙碌的人们增添了一抹幽幽茶香。

而这背后,自然也少不了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樊生华,“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项目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8年如一日地钻研技艺、守正创新,在传统“十大手法”基础上独创了西湖龙井炒制“太极手法”。

葛维冬,“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项目第六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拥有34年制茶经验,不仅自己是制茶大师,培养出的徒弟也都成为了业界翘楚,推动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安吉白茶

绿茶制作技艺

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为安吉白茶的名字带有一个“白”字,很多人都对它有着不浅的误解。

安吉白茶之所以被安上 “白茶”的名,是因为枝头刚长出的嫩叶缺少叶绿素,色白如玉,但从制作工艺上说,它却是实实在在的绿茶。

虽然安吉白茶的名气很大,它的成名史却并不久远。

1930年,孝丰镇的数十棵野生白叶茶树被发现。随后当地农户便逐渐开始量产、繁育,安吉白茶的发展史也是从这时候才正式起步。

而短时间内的声名鹊起也意味着安吉白茶的品质实在过硬。

茶叶叶白脉绿,颜色鲜活,经水冲泡后汤色清澈透亮,香气高而持久,白、活、香、鲜、清正是其最佳写照。

和很多绿茶一样,安吉白茶的采摘也有着时序之分,当清明前,它的嫩叶是灰白色的;到了谷雨,嫩叶就会逐渐变为全绿。

最佳采摘期正是需要在这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这时候生产的茶叶在经水冲泡后,叶底也呈现白玉色,形如凤羽色如霜。

采摘过后,便是严谨的工序: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

每道工序都有特别要求,除需要正确的温度外,还要保持苛刻的湿度、极高的手感和手法。

追求完美的匠人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枯燥工序中完善自己的手艺,传承茶叶的风味。

严荣火,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直都致力于安吉白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发展,他结合传统和现代制茶技艺,提出了“自如走水制法”。

陈达有,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是在传承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并将自己的经验用于茶农生产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推动了安吉白茶产业发展。

经过传承人代代努力,安吉白茶的名声在外也为安吉的“白茶产业+文旅”产业开辟了个更多可能性:全方位展示安吉文化历史印迹的白茶客厅、茶系列特色民宿……

紫笋茶

绿茶制作技艺

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长兴,有一名山,依傍太湖,重峦叠翠,竹木阴翳,其间常年雾漫山林,使之成为孕育一杯好茶的沃土。

这名山,便是顾渚山。

唐代湖州刺史张文规曾称赞此处“茶生其间,尤为绝品”。

绝品自然指的就是紫笋茶。

紫笋茶其名由《茶经》 “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的论述得来,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紫笋茶都是“上品中的上品”。

上品的紫笋茶外形细嫩紧结,汤色淡绿明亮,滋味独特鲜醇,无愧它“茶中第一”的名号。

当然,紫笋茶的名声远扬还与茶圣陆羽的一句“芳香甘冽,冠于他境”脱不开关系。

正是因为这一句,紫笋茶成为大唐贡茶,开启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紫笋茶一般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

这时候,芽味细嫩。

最特殊的是紫笋茶制作工艺随历史发展不断演进的同时,“古代”制茶方法也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茶叶界的“一茗七法”指的正是:团法、饼法、凌霄法、周氏炒青法、许氏炒青法、北山僧法和大叶蒸青法。

紫笋茶古法蒸青和制作茶饼的过程,同《茶经》中记载的一致,需要经过精挑细选摘茶叶、蒸汽杀青保绿色、蒸罢捣碎如细米、圈模成规拍成饼、晾至半干刀锥孔、茶饼慢焙穿作串、挑选封包细贮存等工序精制而成。

现代炒烘工艺经摊青、杀青、回凉初烘、复烘等14道工序,前后所用时间需达半月之久。

美茗经过漫长时间的等待反而显得更为动人。

郑福年,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紫笋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他总是每天徒步走上古茶山,精心养护原始生态的古茶树,对紫笋茶炒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还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恢复唐代紫笋茶的制作技艺。

婺州举岩

绿茶制作技艺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众所周知,能以地方冠名,总是在某些方面十分出彩。

婺州举岩茶便是如此。

举岩茶的制作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是唐五代时期的十大茗品之一,也是明清时期成为皇家的贡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更是把婺州举岩列为最佳名茶之一。

一直以来,上佳的举岩茶细紧略扁,微带茸毫;色泽银翠交辉,香味持久;冲泡时汤色奶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入口则鲜醇甘美,清新宜人。

古时的举岩茶,也因此被称做碧乳茶,说起来,竟和现代奶茶形如“双胎”。

每年清明到谷雨之间的十五天,是举岩茶采摘的唯一时节。

由于举岩茶对茶叶的要求几近苛刻,茶农们只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一万枚芽叶只能制成三到四两茶叶。

而无论多么难得,茶园一年一次的采茶都会随着谷雨的到来,准时结束。

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主要由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组成。

炒制时以焙为主,炒焙结合,既保持了原有的茶芽特色,又能使举岩茶独具风格。

胡招余,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出生制茶世家,家族中数代人都从事婺州举岩手工制作,至今已有230余年。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胡招余对于婺州举岩茶的制作有着自己的独特心得,并将其融会贯通,创新发展。

庙会(赶茶场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磐安自古有“界三郡而邻五邑”之称,这里山脉延绵,层峦叠嶂,壑深谷幽,泉清溪曲,竹密林丰。

磐安县的“赶茶场”从高山秀水中走来,根植山水、粗犷豪放,神秘而原生。

什么是“赶茶场”?这先要从磐安的茶文化说起。

磐安是“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与茶渊源颇深。

赶茶场又称“茶场庙庙会”,盛行于磐安玉山一带。

这是一场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聚会,既是为了纪念茶神,也是为了会市活动,其特色就在一个“赶”字。

庙会期间,玉山区域以及周边地区的群众都不约而同“赶”到古茶场,邻近地区的商人也会到此设摊布点,现场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赶茶场共分春、秋两社,即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与十月十五。

春社时,茶农会盛装打扮祭拜“茶神”,祈求茶叶丰收,茶场内还会举行挂灯笼、迎龙灯等民俗活动。

赶茶场

等到秋社,茶农和百姓带着秋收的喜悦前来赶集,其间还有三十六行、叠罗汉、抬八仙、大花鼓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以及迎大旗、迎大凉伞等民俗活动。

迎大旗

清代磐安人周显岱曾在《玉山竹枝词》中描写了这一盛会:“茶场山下春昼晴,茶场庙会春草生。游人杂还香成市,不住蓬蓬社鼓声。”由此可见当时万人空巷的景象。

径山茶宴

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径山山高林深、雨露充沛,进是空山幽谷,出则乡村自然,优越的环境造就了径山茶的好品质。

径山茶与山齐名,始栽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仍享誉不衰,形成了源于自然、崇尚自然,讲究真色、真香、真味的独特品质和风味。

以茶论道的“径山茶宴”更是成为了独有的风景。

“茶宴”源起汉晋,兴于中唐,盛于两宋,式微于明清。

“径山茶宴”是我国古代禅院茶会、茶宴礼俗的存续和传承。

随着径山寺的兴盛,“径山茶宴”的仪式规程作为禅院法事、僧堂仪轨,被严格地以清规戒律的方式规范了下来。

从唐代到宋元,清规戒律一脉相承,茶会茶礼视同法事,其仪式氛围的庄严性、程式仪轨的繁复性,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具备了佛门茶礼仪式的至尊品格和茶艺习俗的经典样式。

戒兴法师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自1996年开始,戒兴法师拜师学习中国茶道和“径山茶宴”习俗整套流程,形成自身有关“径山茶宴”的系统知识体系,多次参与中日茶文化交流活动,对传承弘扬“径山茶宴”作出了重要贡献。

径山茶宴历经千年变迁,留下许多名篇华章、轶事佳话,造就了熔名山名寺、禅学茶艺、诗文书画于一炉的径山禅茶文化。

遍寻清欢不得见,人间茶味是寻常。

浙江,正以“茶”为媒,在新时代迸发出更胜以往的“茶乡”生机。

之后,我们还将继续分享浙江茶的迷人韵脚,期待与君相会。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