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9   星期五   农历二月二十   
于制茶技艺中品味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缘何能成功申遗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韩业庭 创建时间:2022-12-01 10:40:00

from clipboard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摄影:朱刚群/光明图片)

俗谚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饮品之一。

喝茶是生活,也是文化。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说。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采茶、制茶、饮茶。公元8世纪后期,陆羽写就《茶经》,是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茶叶知识及实践的专著。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我国,数百种茶树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经过长期实践,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根据当地风土,运用不同的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达到2000多种。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对中国各地民众来说,茶是必需品,他们对茶品有不同的需求。如,江浙一带喜绿茶,闽台地区好乌龙茶,在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人们习惯用黑茶制作酥油茶、奶茶等。

“疏雨半晴回暖气,轻雷初过得新芽。”每年三四月,春回大地,茶树萌发新芽,这也是制茶师最忙碌的时候。他们用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制作出各种风味的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比如,如客人来访要上茶;新婚夫妇在婚礼上要给双方父母奉茶;茶友之间品茶、斗茶;茶农要祭茶神。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

中国的茶文化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不仅如此,“中国茶”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传承体系,而这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前提条件。

据了解,“中国茶”的相关知识和技艺主要通过家族、师徒和社区等传统方式进行传承,并已经与正规教育有所融合。

比如,家族传承方面,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在福建省安溪县王氏家族已传至第13代。师徒传承方面,径山茶宴自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起,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万寿禅寺传承,由住持传给其继任者,目前已传至第121代;安徽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昶在近5年间就收徒授艺17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茶”的传承已经进入校园。“我们经常把一些传承人请到校园里来,手把手地教我们的学生,就相当于培养潜在的传承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说,目前,中国有40多所中职和8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茶学和茶文化专业,每年培养制茶、茶艺等专门人才3000多人。

见证了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

中国人爱茶,在泡茶、品茶、论茶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中,体悟自然、感悟人生,增加了生活情趣,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在中国,茶的饮用与分享还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了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增进了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增强了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此外,中国的茶文化在世代传承中,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多样性实践,促进了茶器、茶歌、茶戏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发展,营造了茶馆等关联性文化空间,生动见证了人类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

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中国的茶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在古代,中国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而后逐渐风靡世界,与丝绸、瓷器等,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

业内专家指出,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遗名录,有助于彰显不同社区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认知,促进对此类遗产实践者群体创造力的尊重;有助于拓展不同制茶技艺、饮茶传统间的对话渠道,并丰富人类的健康实践及文化的多样性。

如何将“中国茶”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如何将“中国茶”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认为,应让更多年轻人能够爱茶、学茶、懂茶、知茶。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认为,作为传承人,不但要传承好技艺,还要保护好古茶树。

“文化和旅游部和相关地方政府将积极支持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组织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做好该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实践。”王晨阳介绍,为增强传承活力,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成立了保护工作组,并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鼓励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依托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巩固代际传承;举办保护传承培训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研学基地,编写普及读本,开展相关巡展活动,提高青少年的保护意识。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