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2   星期四   农历三月廿四   
西施文化:流芳千古 历久弥新
作者:1540 创建时间:2008-12-25 15:09:00


西施文化:流芳千古 历久弥新

    虽然经过岁月的无尽洗礼,她早已芳踪难觅;虽然,光影的流逝里无人能描摹出她当日的容颜,但人们依旧坚信她的美丽无与伦比。

     现世的你或者熟悉述说她的故事,或者听过传唱她的天籁韵律。她――西施,吴越争霸里,最具悲剧色彩的女子,中国百姓公认的四大美女之首。在近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她的美丽、智慧、爱心和献身精神,在民间口耳相传、不断丰富充实,形成一宗内容广泛、学术价值极高的民间口头文学――西施传说。这传说,经过岁月的积淀、史料的充实、民众的传扬,凝结成一种文化现象――西施文化,脉动在诸山暨水中,成了诸暨百姓的宝贵财富。

    如何用好这笔财富,让诸暨依托美丽的西施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呢?作为西施文化发源地的诸暨市,这些年走的是一条保护、传承、探索之路。

     把“西施”留在书里

     在早先的诸暨,一直流传着无数关于西施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民间百姓街头巷议、家常闲谈时提及的一些逸闻趣事。它虽然没有太多文字的记载、文献的佐证,但却是千百年来诸暨子民深信不疑、引以为傲且一直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些故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自发传承着,也有部分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和讲述人的离世而消失了。

    如果不及时收集整理西施的传说,我们便会永远失去一些宝贵的记忆。为此,改革开放后,诸暨在振兴地方经济的同时,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了抢救保护西施文化的重任,开始全面收集、深入挖掘和整理西施传说。在收集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关于西施的传说”,而是“与西施有关的”一切,既可是研究西施,也可是研究范蠡,还可以是研究诸暨风土人情。在收集地域上,不仅仅局限于诸暨本地,也可以是外地的。凡是西施传说流传地或是关注西施文化的专家学者都想方设法地请进来,凡是有关西施传说的研究成果都不惜血本地吸纳进来,以引导全社会共同来继承、研究和发展西施文化,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收集研究工作也不是一时兴起的,而是持续不断地吸纳新的内容和资源,使传说本身得到不断丰富和充实。

    诸暨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文化部门出面在民间开展文学普查,搜集不同类别的西施传说,先后组织过三次规模较大的西施传说采风活动。经过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于2006年编纂出版了《西施传说》一书。全书收录有关西施的人物传说、地名传说、风俗传说、物产传说以及关于西施的文献、诗词、戏曲等97篇,15万字,有图片、曲谱、文献影印等,史料翔实,内容完整,充分展示了西施作为美的化身及具有传奇色彩的形象,具有很高的资料保存价值。

    为挖掘整理、发展弘扬西施文化,广泛开展西施文化传承保护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2007年4月,诸暨市成立了“中国西施文化研究中心”,特邀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为顾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淼为名誉主任,并聘请北京及我省著名民族民间文艺研究专家、学者十余人为特约研究员。研究中心的成立,既是诸暨利用优势、整合资源、探索创新的表现,也是文化研究与保护实践相结合的尝试。中心成立后,已编印了《西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果汇编》一书,收到特约研究员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多篇。

    书籍的编撰,整合了诸暨民间的西施传说,让西施留在了纸上,也活在了人们心中。

    送“西施”深入民间

    传说起源于民间,传播于民间,最终也只有通过民间渠道得以传承,政府能起到的只是一种扶持、引导的作用。所以,近年来,为传播西施文化,诸暨市很重视西施文化在普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中的普及,开展了多项活动,把“西施”送进民间,让“西施”和百姓生活互动。

    首先,送“西施”进校园,把文化的种子植入少儿心中。少儿是诸暨未来的希望,也是诸暨文化的传承人,他们对西施文化的认同和了解直接关系到西施文化未来的发展。为在学生中普及西施文化,市文化部门新编纂了适合学生阅读口味的《西施传说》普及读本,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西施传说的精华实质;和教育部门一起,制定了诸暨的乡土教材,大篇幅地介绍诸暨的西施文化;在青少年中开设“西施故事”传讲的兴趣班,开展传讲比赛,培养传承人。

    其次,送“西施”入民间,做好西施文化在民间的动态保护。考虑到出版大量通俗读物,仅仅是为传承活动提供了原生态传说故事的蓝本,是一种静态的保护工作,传说最终还是需要口耳相传的活态方式传承的。为此,市文化旅游部门经常利用传统节会,如元宵节、三江口水灯节和西施文化节等,现场组织优秀传讲手开讲西施传说,以保护弘扬西施文化。如2007年第二届西施文化节上,诸暨市邀请了传承代表人物、诸暨民间著名传讲手陈祖明,开设故事专场,传讲西施传说,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此外,诸暨市重点培养新一代传讲人,通过命名民间艺术家称号、关心日常生活、提供经济资助等方式,调动传承人的传讲积极性。

    第三,养“西施”于山水,加强对西施传说依附点的保护。经过数千年的流变,西施传说早已经融入了诸暨的人文、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之中,如果缺少物质性的保护,没有可以依附的物质形态,西施传说会很快消亡。为此,近年来,诸暨市加强了对西施传说依附点的保护,把与西施传说有关的重要遗存如浣纱石、四眼井、范蠡岩、鸬鹚湾、白鱼潭等作为西施传说重要依附点,树立了保护性的遗存标志;在原苎萝村,对遭到破坏的重要遗存点西施殿,投入百万元进行了重修;扩建了西施故里风貌区,修建了浣纱女群雕、郑氏宗祠、郑旦亭及范蠡祠等,力图更原生、更完整地保护跟传说相关的景观及遗迹。此外,还在一些公共场所,借助铜雕、石刻等形式,宣传西施文化,以增强社会对西施传说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让“西施”走向世界

    西施是诸暨的西施,代表的是诸暨的形象;西施又是世界的西施,代表的是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近年来,诸暨一方面加强了西施文化研究、保护,以留住地域记忆、传承优秀文化,让西施文化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又不惜重金,打造西施故里,以依托“西施”这一诸暨形象的代言人,让“西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西施”,从而了解西施故里――诸暨。

    在西施文化保护上,诸暨市政府深深地意识到西施文化离不开本土最全面的呵护,但仅依靠本土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西施文化要在传承中广大、要在传承中创新,离不开全社会推动。为此,进入新世纪后,诸暨市委、市政府更是把传承、保护和利用“西施传说”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放在突出位置,把“西施传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国务院申报。2006年申报成功后,又把“西施传说”的保护纳入“文化强市”战略,列入诸暨“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每年举办西施文化节,变单一模式“传说传讲”为融“传讲、表演、研究”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纪念活动,以搭建展示平台,推介西施文化。到目前为止,西施文化节已经举办了两届。节会期间,政府和有关部门总是策划诸多活动,展示西施文化:如举办西施文化传承保护高峰论坛,探讨交流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良策;举行“西施传说少儿传讲大赛”, 让口齿流利、擅于讲故事的少儿登台传讲,使西施传说后继有人;排演大型舞蹈节目《西施情》,展示古越风土人情等。

    此外,为发展西施文化、扩大西施对外的影响,诸暨市不断地借助影视传媒的力量传承西施文化,排演了大型越剧《西施断缆》,赴香港、芬兰进行文化交流,扩大西施文化的国际影响;邀请66个国家和地区使节、百名记者,寻访西施故里,推介诸暨;邀请节目主持人杨澜和湖南电视台《天下女人》栏目组到诸暨西施殿,现场录制专题片《寻找西施》;拍摄大型电视系列片《话说西施》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西施传说以活态化呈现,并逐渐走进现代乡镇和城市生活,成为大众文化娱乐的一部分。

    “无穷红颜烟尘里”……遥想西施,这一位美丽的女子,那曾无比鲜活的人儿,早随着历史的风烟消失在吴越争霸的版图上,可感觉里她又似乎从未曾离去!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她的行止见识、声形相貌,她的绝世才华、独特思想永远随着诸山暨水常青常新,万世流芳!

    (来源:诸暨日报)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