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非遗大省地位持续彰显 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
来源:“四川非遗”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3-04-12 14:00:00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7项、扩展项目名录127项,334个体现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加以系统保护传承,在地域、内容等多个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四川非遗大省地位。

一、种类更丰富 数量成倍上升

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10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其中,新增项目包括民间文学5项,传统音乐14项,传统舞蹈6项,传统戏剧1项,曲艺4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3项,传统美术17项,传统技艺88项,传统医药29项,民俗30项;扩展项目包括民间文学1项,传统音乐3项,传统舞蹈14项,传统戏剧7项,曲艺5项,传统美术25项,传统技艺65项,传统医药5项,民俗2项。

青堤铁水火花龙

相比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89项,其中新增项目52项,第一、二、三、四批扩展项目37项),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数量成倍上升、种类更丰富,其中新列入的127项扩展项目,不论从地域还是从内容等方面,均补充和丰富了以往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内容。

松潘琵琶弹唱

二、县级全覆盖 填补多个空白

本次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工作着眼完善和优化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在现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基础上实现了新突破。对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具有典型示范标志的项目、体现大众实践、覆盖面广、民众参与度高的项目,以及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到重要作用的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如川菜、川酒、川茶等川字号特色产业相关项目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扩展,对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和灾后重建地区均有倾斜。

曹盖面具

硗碛藏族乡天鹅抱蛋

此次公布的334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全省21个市(州),其中成都东部新区、天府新区、高新区、简阳市,自贡市大安区,德阳市罗江区,乐山市井研县,南充市嘉陵区,资阳市乐至县等9个原来没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县(市、区)实现零的突破,全省提前实现“十四五”期间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县级全覆盖的目标。

瓦屋山山歌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比较薄弱的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此次数量有较大增长,质量也大幅提高。传统体育类项目丰富多彩且兼具文化、竞技性质,传统医药类涉及诊疗理论、药物、治疗方法等多方面技艺,四川古籍修复技艺等项目则首次列入名录。作为四川独有的艺术形式,谐剧、四川方言吟诵等填补了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空白。

四川古籍修复技艺

彝族式摔跤

三、滋养文化创新 赋能四川文旅发展

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共收到申报项目427项。经申报审核、专家小组初评、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提出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334项。这些植根于人民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巴蜀儿女共有的文化基因,是四川文化创造力、影响力的丰厚滋养,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幺妹灯

丹巴弓箭舞

截至目前,四川省共计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1132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5人、省级1062人,省级项目实现“千”的突破,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提升巴蜀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为实现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奠定了坚实资源基础。

南部花灯戏

秧歌(宕渠双竹连响)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