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7个项目。
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编制的系列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为指导,关注并记录入选项目的本体内容、传承主体、文化生态、履约实践和保护成果。
我们将在本公众号和中国非遗网(www.ihchina.cn)陆续推出、展示各项目资源采集工作成果,以更加多元、立体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这些非遗项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敬请期待。本次,我们将集中展示“中国活字印刷术”项目的采集成果。
本篇,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活字印刷术传承保护情况。
视频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资源采集工作——中国活字印刷术专题成果微视频:《谱师家族的传承故事》
(注:该片拍摄于2018年11月,片中人物、机构信息和有关统计数据等,均为当时时间节点下的表述,部分信息现已发生变化,特此说明。)
传承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传承,有明晰的传承历史和现存较大规模的传承群体。瑞安市以平阳坑镇东源村王氏家族为主要传承体系,追溯到其元代与王祯同时代的祖先,数百年以来一直传承着这项手艺,在当今仍有百余人的工匠群体,他们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为浙南闽北地区广大的地方宗族印刷宗谱,促成了中国古老的活字印刷术在当今传承。
一、存续状况
瑞安木活字印刷队伍的规模现在还有多大?2006年至2009年间,根据谱师们提供的线索,在浙江省的东南沿海地区,相关研究者追逐采访、拍摄散落在各处农村宗族祠堂修谱的人群,共计采访、拍摄到了87位在操作这项技术的瑞安人。
图1 谱师对照旧谱,厘清承继
瑞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动中国活字印刷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迈上保护传承新台阶。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列入浙江省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瑞安市开元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列入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木活字印刷术),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列入温州市非遗传承基地,瑞安市毕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瑞安市木活字研学馆列入温州市非遗体验基地。
二、传承方式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术的传承方式以师徒制为主,这种传承方式扎根农村,依靠家族、家庭的纽带,或父子传承,或同姓房份带徒传授。瑞安市平坦坑镇的东源村有一个祖籍为福建安溪的王氏家族,他们继承了七百年前王祯创制木活字的技艺。根据有关文字记载,在历史流变的过程中,东源王氏家族所掌握的木活字印刷技艺也逐渐随联姻和邻里关系,授艺于外姓、外村甚至外县人,在一些外姓家族中也传承了数代。
三、传承系列措施
图2 东源村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来源:瑞安发布)
建立多个传承保护基地 专门建立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木活字产业园、忠义街非遗馆等,特别是推出了30多家覆盖全国的木活字印刷术体验馆,以创意活字文化理念传承传统技艺。
建设传承人队伍 瑞安市政府引导代表性传承人签订了“师带徒”协议,传承人需要在约定时间内传授全套木活字印刷技艺,如学徒通过考核,对传承人发放带徒授艺补贴。此外,政府实施多项举措为传承人提供资助和多方面的扶持,政府对于承接制作家谱业务的每位传承人给予适当的补助,进一步提高了传承人积极性。各级政府每年拨付传承人一定的补助经费,并增加文化人才培育补助经费和参训年轻学徒误工补贴经费等。此外,在场地使用、审批程序、活动准入等方面给予扶持。
开展传承人技艺提升培训 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先后于2020年、2021年举办2期培训班,提升青年从业人员的技艺水平。
图3 木活字走进校园
开展“非遗进校园”传承活动 近些年来,为鼓励新一代能将传承人的手艺传承下来,当地教育部门在瑞安市开元职业中专、瑞安市平阳坑学校、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等学校,陆续开设了木活字印刷技艺课程、开设传习室,积极开展项目传习活动,由传承人王钏巧、王法万等授课,并培养院校老师作为助手共同参与教学,扩大实践者范围。省级传承人王志仁前往瑞安市外4所大专院校开设活字印刷课程,拓展了该遗产项目传承实践范围。
代表性传承人清单
(总计公布22人,已故3人)
(表格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
保护
在建立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开展对外宣传,吸引公众参观体验的同时,瑞安市积极开展这项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工作。
建立一系列保护规划 瑞安市人民政府先后编制出台《加强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木活字印刷术保护发展专项规划》、《木活字印刷技术传承计划》等一批顶层设计方案,为统筹推进保护发展确定方向。
图4 东源村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来源:瑞安发布)
“非遗+文旅”相融合 突出木活字印刷术沉浸式体验、绿水青山全景式观光,建设了国内首家以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为核心,集展示、体验、研学为一体的东源木活字产业园,同时串联飞云江绿道、现代农业产业园、非遗主题民宿,串珠成链推出非遗研学精品线,建成非遗主题小镇,成功入选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
图5、6 活字印刷技术印制的《孙子兵法》
依托文化、文创产品 政府支持创办以传承人为核心的市场主体,推出古籍再版转印等业务,印刷《道德经》、《孙子兵法》、《琵琶记》等重要古籍。此外,积极研发文创产品,自主开发木活字伴手礼、木活字“老宋体”电脑字库等。
图7 参加《非遗公开课:再现木活字印刷》节目录制
重视媒体宣传 联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拍摄《深埋的物证》、《活字印刷术》等专题片,参加央视《非遗公开课》、《我有传家宝》、《乡村大舞台》等节目,出版《瑞安东源:再现木活字印刷》等多部书籍。
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 当地政府牵头举办了“中国活字印刷与当代汉字水墨艺术的多元互动”澳大利亚专场,组织了木活字印刷项目参加印度“天工遗风浙江非遗展”、中意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等,向世界展现中国活字印刷术的独特魅力。
(图片:除已标注拍摄信息的图片外,其余部分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资源采集成果;视频制作: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资料整理 / 视频精编: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