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0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二   谷雨 谷雨
振兴传统工艺的“大理经验”——云南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
来源:“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19-05-29 08:46:00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将在近期推出系列报道,关注各工作站在探索振兴传统工艺方面的相关经验和有效措施,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工作站名称:云南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

成立时间:2017年11月

驻站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

主要任务:

第一,帮助传承人群、手工艺人增强文化自觉。要善于发现当地的美、展现当地的美,善于在当地文化和自然的多样性、生动性中汲取营养。

第二,帮助传承人群、手工艺人获得世界眼光。通过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了解其他地方、其他国家的传统工艺是怎么传承发展的,在比较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第三,促进传统工艺面向美好生活的需要。要“用”字引领,帮助传承人群、手工艺人了解人们需求、消费的变化,了解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丰富创作设计,拓展门类品种。

第四,促进提高工艺水平。帮助传承人群获得必要的科学知识,了解材料处理、功能设计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解决途径,从而既提高产品品质,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功能。

第五,深化科学和理论研究,促进传统工艺工作站可持续发展。

涉及项目:剑川木雕、白族扎染技艺、鹤庆银饰锻制技艺等

云南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是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第十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是为贯彻《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要求,倡导地方政府、高校与传承人企业开展合作,为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搭建合作平台的重要举措。

工作站充分考虑到大理拥有三个国家级传统工艺项目的实际,结合项目所在地政府和生产性保护骨干企业参与建站工作的愿望,采取了总站下设工作基地的方式。总站设于大理市下关,挂牌于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下设剑川基地、大理基地、鹤庆基地;鉴于中央美术学院与剑川县人民政府为挂钩扶贫长期合作关系,在剑川基地另挂“中央美术学院驻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牌子,与“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剑川基地合设。

剑 川 基 地

人才培养

剑川基地自成立以来,把培养本土设计人才作为工作站的重点工作。2018年期间针对传统工艺从业人员、美术教师及设计爱好者共组织培训四次。分别是:2018年3月份对传统工艺从业人员进行了设计知识的培训;2018年4月份集中县内部分美术教师进行了文创产品设计培训并进行了集中创作设计;2018年5月份对从业人员及美术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2018年6月份对设计师和从业者进行了设计和制作的培训。

产品设计

剑川基地的日常工作紧紧围绕产品设计和实物生产展开,十分注重创新设计在传统工艺振兴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从图稿设计、实物生产、包装设计、作品展示等多个环节完善产品创新链条。

 

邀请县内专家及学校专业教师指导本土设计师设计稿件

 

 

 

 

 

 

大批量的设计稿件与实物产品成果

开展“剑川县旅游工艺品创意大赛实物与设计作品展”

 

 

活动组织

剑川基地和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组织相关活动。采取政府、高校、文化企业和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参与的模式,搭建研究与实践平台,吸引地方政府、关注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高校、传承人及企业广泛参与,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实现传统工艺的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创新实践三者有机融合,促进传统工艺振兴。

2018年期间基地共举办了6次剑川传统工艺大讲堂,分别聘请了政府领导、高校学者、知名文化人士到工作站开讲。不仅使非遗传承人群、传统工艺从业人员和文化工作者获得前沿权威的文化信息,更了解了白族文化发展与传统工艺的内在联系和历史脉络,提高了文化艺术素养,拓宽了传统工艺的创作思路,增强了对剑川传统工艺的文化自信。

2018年6月,大理·剑川木雕艺术博览会暨剑川木雕文化节“剑湖论坛”在剑川举行。 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国际木文化学会、云南省木雕协会的大师以及文化企业家齐聚剑川,以“传统木雕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的机遇和作为”为主题,交流经验、碰撞智慧,为剑川木雕产业发展、木雕艺术提升、促进乡村振兴,把脉建言、献计献策。

 

2018年12月10日,工作站举办了传统工艺品创意设计产品展示交流会。座谈总结了工作站工作模式,听取学者们就工作站的可持续性与传统工艺振兴等问题给出了专业性意见,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思路。

剑川工作站成立以来,对剑川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参与创意产品设计的县内企业有9家,参与人员59人,受益人员600多人(受益贫困人员30多人),产生经济效益130余万元。包装设计受益的县内企业有15家,受益人数100余人(贫困人员50余人),产生的经济效益500余万。 剑川工作站以传统工艺振兴为起点向外不断延伸,以平台资源为依托开展相关民族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龙头三弦演奏培训班,阿咤力民俗音乐培训班,成为剑川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大 理 基 地

 

大理基地依托白族扎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银开、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段树坤创办的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建立,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70多平方米,现有职工30多人。201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司于2015年5月创办了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2018年度接待观众游客18万多人次。围绕白族扎染技艺,大理基地将工作重点着眼于培训、交流、展示等方面。


人才培养

2018年举办了两期白族扎染技艺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60人。同时配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工作,在大理大学开办扎染技艺培训班,段银开、段树坤为学员讲授白族扎染技艺理论和实践知识。


交流合作

大理基地与云南艺术学院、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公司、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杭州释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RAFT+国际民艺设计项目达成校企合作的框架协议。

2018年12月18至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的“蓝白之上,匠心流光——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基地对话会”在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基地召开。19日当天,来自全国2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领域的30多位专家学者,与大理州传统工艺类的3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从业者就“新时期传统工艺面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白族扎染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白族扎染的产业化发展与市场营销、白族扎染应用的拓展空间,以及传统工艺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的发展思路”五个议题展开对话。


宣传展示

大理基地积极参与宣传展示活动,对非遗技艺进行推广,先后参加了澜沧江湄公河外长会议大理非遗专题展示、博物馆日宣传展览活动、昆明南亚博览会、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展以及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非遗中心举办的各种展览,宣传展示白族扎染。

12月18日晚,基地在大理石空国石博物馆举办“扎染中的风花雪月——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基地白族扎染设计成果服装秀”活动,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族三道茶的展示礼仪中,嘉宾们观赏了30套传统白族服饰和100套改良设计的白族扎染服饰展示,成果展获得了全国各领域专家的一致好评。12月20日,与会专家来到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白族扎染技艺传习所等地实地考察,对大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献言献策。

除了培训、交流、展示这三个重要工作内容外,大理基地还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资料整理,为白族扎染技艺的振兴发展不断努力。

鹤 庆 基 地

基地扩建

鹤庆基地依托李小白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建立。目前已投入200万元新征地6亩扩建工作站,计划投入总资金1400万元,2018年底完成基建工作,2019年8月份正式使用。扩建后工作站总面积约3400平方米,教学与实践面积1400平方米,配备教职工宿舍、学员宿舍、食堂,展示大厅约1600平方米,博物馆约400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新工作站的全部设计工作,基建全面开工。


交流合作

基地成立以来,先后与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018年3月为青海民族大学非遗研修班青海银器学员培训,并协助考察、调研新华村银器加工生产情况。

5月,协助云南艺术学院非遗研培班开展对学员的回访工作。与云南艺术学院、上海精雕企业携手培训传承人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

6月,鹤庆基地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合作成立艺术空间,力争将鹤庆银器打造成国际品牌。

 

7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到基地与非遗传承人举行对话会,并挂牌设立“实践教学•创作基地”。

2018年7月,为国家艺术基金云南传统金属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22名学员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实操技艺教学,并提供场地服务。

宣传展示

鹤庆基地注重传统工艺的宣传推广,先后参加了澜沧江湄公河外长会议大理非遗专题展示、成都国际非遗节、昆明南亚博览会、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系列展以及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非遗中心举办的各种展览,宣传展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

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联合传承人企业,通过多种手段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都已发展为当地的龙头文化企业典范。

剑川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段四兴的剑川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与剑川职业高中建立了定向委培机制,带动了大量剑川当地农村青壮年返乡就业,还解决了应届职高生在家门口就业问题;白族扎染代表性传承人段树坤的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建立了“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不仅帮助周城农村妇女通过扎染增加家庭收入,而且吸引外出人口回流;鹤庆县李小白文化传承有限公司立足家乡三义南村,通过对鹤庆银器制品的文创研发、加工和互联网营销,形成了国内手工银壶第一品牌,对文旅融合、产业振兴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云南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结出丰硕的成果,充分实践了“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为振兴传统工艺提供“大理经验”。(图片:云南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

编辑:chen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