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杨应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53年生,云南文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葫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杨应金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彝族葫芦笙的演奏和葫芦笙舞。除演奏葫芦笙舞曲外,他还会演奏二胡、弦子、笛子、箫、唢呐等乐器,是当地著名的民间歌舞艺人。他带领村民多次在州、县组织的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上跳葫芦笙舞。
查看更多
余贵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65年生,贵州丹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锦鸡舞)代表性传承人。余贵周1975年开始学吹芦笙,从1980年起跟随父亲学习制作芦笙、芒筒和跳芦笙舞。他能够制作六管至三十二管芦笙,舞蹈时能以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四支规格不同的芦笙为主要吹奏乐器,演绎出节奏欢快流畅,音质委婉悠扬,低、中、高、特高等多音混合曲。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3年7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父亲毛拉达吾提学习弹都塔尔、弹布尔、萨塔尔等乐器的同时,系统地学习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伊犁民歌的演唱,之后还掌握了喀什、库车、和田、哈密、吐鲁番、阿图什等地区的维吾尔族民歌,成为在新疆较有影响力的歌手。1992年开始多次参加自治区、伊犁州、伊宁市举办的文艺晚会和大赛,受到了各族观众的热烈欢迎。已培养了萨拉木·达吾提、艾尼·达吾提、亚力买...
查看更多
刘昌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8月生,广东省潮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生于乐器世家,祖父于潮州创立“蔡福记”乐器店,父亲后迁店香港。20世纪50年代,师从寓居香港的浙派琴家徐文镜学得传统斫琴技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斫琴规范。斫琴技艺遵照古法,主要以桐、杉、楸、梓等木为坯,以鹿角灰混合生漆为灰胎,面罩生、熟漆。选料、开料、刨琴面、挖共鸣箱、打磨及上弦等工序,均独力完成,约需二百个小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香港和海外琴人斫制古琴二百...
查看更多
哈勒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蒙古族,1950年11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音乐世家,自幼跟随祖父塔木扎布、母亲甘德玛学唱鄂尔多斯短调民歌。8岁开始师从父亲仁庆道尔吉学习蒙古三弦、四胡等鄂尔多斯传统民乐演奏。34岁时掌握了百余首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和六种传统乐器的演奏,成为当地民众公认的自弹自唱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手。多年来录制了《鄂尔多斯民歌联唱》等十多盘磁带。以中音演唱为主,音色悠扬豪放,色调润弱...
查看更多
果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7年4月生,山西省五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台山佛乐代表性传承人。22岁入五台山殊像寺拜老一辈佛教音乐演奏艺人释常治为师,学习五台山传统佛乐,主攻笙、管、笛演奏。经过多年学习,掌握了全部五台山汉传佛教传统佛事仪式形式、赞呗的曲调、器乐演奏的小曲,能够演奏五台山佛乐中所使用的笙、管、梅(竹笛)等乐器及各种法器,曾带领殊像寺佛乐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及国外演出,广受好评。作为寺院住持,长期支持和致力于继承、传播五...
查看更多
胡庆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4年6月生,河北省固安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智化寺京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自幼习冀中笙管乐,主攻笙、管演奏。1991年到智化寺,1992年5月正式拜第二十六代艺僧慧明为师,主攻吹管,并随本兴、福广等学习京音乐工尺谱及笙、云锣演奏,成为智化寺京音乐第二十七代传人。1995年学成,后一度返乡。2004年起在智化寺任专职演奏员。掌握现存四十余首曲牌的管子演奏和工尺谱演唱。管子演奏技法娴熟,在同代传承人中水平突出,还可兼笙及其他乐器演奏...
查看更多
胡国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5月生,河北省固安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冀中笙管乐(屈家营音乐会)代表性传承人。对音乐会曲目了解清楚,演奏技艺娴熟,熟练掌握镲、铙、铬子、铛子、鼓等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能够演奏音乐会现存所有曲目。熟练掌握笛子的单吐音、双吐音、三吐音、颤音、滑音等演奏,与乐队其他乐师配合默契。在演奏翻调的过程中,变调是采用灵活变换指法的方式实现,基本上不更换乐器。主要代表作有《泣颜回》《大凉州》《普庵咒》《小花园》《玉芙蓉》等,打击乐套曲...
查看更多
方元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10月生,福建省莆田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十番音乐(黄石惠洋十音)代表性传承人。自3岁起便拜第二代民间十音名师方春杏为师,随后又师从第三代名师方九养(宗叔)及第四代名师方文华,为惠洋十音的第五代传人。尤擅长飘笛演奏,技艺高超,曾参与福建省十番音乐精品比赛并获得银奖。已培养出了数位传承人,并致力于十音乐器及乐谱的搜集工作,为惠洋十音保存了大量宝贵实物及文字资料。
查看更多
赵家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2年8月生,上海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1976年起,先后向广陵派龚一、张子谦学习古琴。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虞山吴派吴景略,并得到吴文光的指导。198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琴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民族乐器专业委员会委员。曾策划发起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和纪念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100周年音乐会,为多部影视作品录制古琴音乐和担任古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