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3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二十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9年生,新疆鄯善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吐鲁番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文化站站长。曾师从司马义·马依孜、谢日甫·沙吾提学习弹布尔、热瓦甫、艾捷克、都它尔演奏,熟练掌握《吐鲁番木卡姆》的演唱和演奏,能熟练使用弹拨乐器、铁鼓、唢呐等演奏吐鲁番木卡姆和吐鲁番民歌,多次参加全国性文艺演出。参加《吐鲁番木卡姆》和《吐鲁番民歌集成》的编撰工作,获自治区“优秀民间艺人”称号。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又名阿布来提·萨来,男,维吾尔族,1958年生,新疆莎车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他早年跟从祖父及阿布都克热木和吐逊吐地学习十二木卡姆,是第二代十二木卡姆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阿布来提·赛来能用萨它尔弹唱《十二木卡姆》中的7套乐曲,对木卡姆的其他弹奏乐器也有研究,熟知《十二木卡姆》的穷乃额曼、达斯坦、麦西热甫的结构和乐曲,多次参加全国性文艺演出,获自治区“优秀民间艺人”“金手鼓”等称号。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又名于苏甫·托合提,男,维吾尔族,1952年生,新疆莎车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他早年随父亲托合提学艺,后又经阿布都克热木和吐逊吐地指点,是第二代民间十二木卡姆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玉素甫能用冬不拉弹唱《十二木卡姆》中的7套乐曲,对木卡姆的其他弹奏乐器也有研究,熟知《十二木卡姆》的穷乃额曼、达斯坦、麦西热甫的结构和乐曲,多次参加全国性文艺演出,获自治区“优秀民间艺人”“金手鼓”等称号。
查看更多
张本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生,2009年去世,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智化寺京音乐代表性传承人。1935年在北京广济庵出家,16岁起到智化寺师从普远住持学艺,为智化寺京音乐第二十六代艺僧。他对笙、管、笛、云锣等乐器演奏谱了如指掌,演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佛事唱诵也十分出色。曾多次随团赴欧亚各国演出,出版有《北京智化寺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等唱片。
查看更多
尚学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生,河北霸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冀中笙管乐(高桥音乐会)代表性传承人。高桥古乐形成以来的四百多年间,主要乐手和传人均为尚氏。尚学智9岁随叔父学习高桥古乐,14岁起继承了“点笙”(制笙、修笙)祖业,19岁成为主要乐手,35岁成为师傅传授古乐至今。他能够熟练演奏高桥音乐会中的所有乐器,尤擅长吹笙,演奏音律精准、格调古雅,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他制作的笙、笛行销山西、河北、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5年,中...
查看更多
蔡玉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生,河北涞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师从闫文煜学习古乐,1995年任音乐会会长。他熟悉音乐会各种乐器的演奏,对管子演奏尤为精通,在国内多所音乐院校举办演出,曾荣获河北省群星奖一等奖,其保存的工尺谱资料被收入《河北民间工尺谱》。
查看更多
刘官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生,重庆梁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平癞子锣鼓代表性传承人。1961年随父刘顺金学习癞子锣鼓,参加民间丧俗演出活动,为梁平癞子锣鼓第四代传人。他能够熟练演奏癞子锣鼓中的二鼓、大锣、钹、马锣等乐器,熟记癞子锣鼓的全部曲谱,演奏流畅完整,心、口、手合一。多次参加民间文艺演出并获奖,培养出数十名梁平癞子锣鼓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唐佑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生,重庆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吹打(接龙吹打)代表性传承人。10岁起随父唐家照学习丫溪调,又向唐旭洲、翁庆华、罗庆忠等学艺,对吹打乐中的唢呐、锣、钹、镲、鼓等乐器运用自如,能演奏三百多支乐曲,曾任接龙民间吹打艺术团副团长,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演出并获奖。
查看更多
宋光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生,河南邓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板头曲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邓州市文化馆教师,河南古筝研究会会员、邓州大调曲研究会会长。曾从曹东扶、何宜之、王之扶等学习古筝板头曲、大调曲的演奏、演唱及三弦、琵琶等乐器,先后在县曲剧团、豫剧团、南阳铁路文工团、邓州市文化馆等单位从事音乐设计和演奏。他较为全面地继承了前辈演奏家的艺术传统,演奏的板头曲、大调曲细腻动听、韵味纯正,代表曲目有《山坡羊》《高山流水》等,发表《论三不各》等多种论著。
查看更多
陈英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生,福建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茶亭十番音乐代表性传承人。陈英木15岁随父亲组织的“三听月楼”从事演奏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考取福州闽剧团,后因“文革”剧团解散被分配到工厂工作,但从未间断茶亭音乐的演出,多次参加福州市各项民俗表演。陈英木擅长演奏椰胡、逗管、狼串、清鼓等多种乐器,出版有《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等著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