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3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二十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扶贫:变“软实力”为“硬支撑”
2018.07.27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作出具体部署,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搭建平台,支持电商企业等通过订...
查看更多
古老的
乐器
与新媒体的对话——宁夏非遗传承人与专家、设计师对话活动
2018.07.24
地方新闻
“宁夏民间器乐传承人对话网络宣传推广活动”会议现场2018年7月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宁夏文化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宁夏民间器乐传承人对话网络宣传推广活动”在宁夏文化馆举行。国家级非遗项目宁夏民间器乐国家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和来自北京、福建、宁夏等地的专家共聚一堂,围绕传承与传播、发展与推广展开对话。与会专家实地调研,聚焦传承发展短板为进一步丰富对话活动形式和内容,根据项目的特点和传承发...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彰显文化自信 服务中心工作
2018.07.19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举措实、工作细,也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
查看更多
渭南举办皮影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
2018.07.19
地方新闻
工作人员在后台表演新创皮影剧目《丝路风》 7月14日,由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岀版局主办的“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在渭南举行。围绕皮影艺术的持续发展、皮影传统表演手法与现代高科技包装、皮影制作与皮影文创产品开发等话题,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和民俗专家等展开了讨论。 华州皮影源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非常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华州皮影也存在着缺乏高素质的演绎人才、皮影
乐器
道具流失严重等问题。”省级非遗项目华州皮影制作...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保护的思路与出路—读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2018.07.18
论坛
乌丙安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论著中,有一篇《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在新世纪初非遗保护热潮中,不单民俗学面临着思路与出路问题,整个非遗事业的推进也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乌老的论著都在探讨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与出路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要开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出路,就需独具一格、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和思路作引领。乌老长期从事民俗学基本理论的探索,调查采录实践、研究方法的更新和学术领域的拓宽、非遗与民...
查看更多
兰州太平鼓的前世今生
2018.07.11
专题报道
兰州太平鼓的整体造型兰州太平鼓高鼓造型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民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2006年,兰州太平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人打太平鼓 关于兰州太平鼓的历史起源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兰州当地老艺人杨培有告诉笔者,相传明初之时,北元势力在明军攻克兰州后依旧非常强大,因而北元大将王保保围攻了兰州。之后,明朝大将徐达为统一河山奉朱元璋...
查看更多
朱树龙:47年坚守,只为传承和发展柳琴戏
2018.07.03
人物
朱树龙(右)在辅导徒弟杨诚 徐州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流行于徐州一带的地方剧种。其唱词为徐州本地方言,配以丰富的花腔和特有的拉腔,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因其主要伴奏
乐器
为柳叶琴,故而在1953年,被定名为“柳琴戏”。 2008年6月,徐州柳琴戏和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3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朱树龙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天津:用曲艺“解锁”文化之旅
2018.06.29
专题报道
2017中国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嘉年华)活动现场(资料图) “天津人喜欢相声,喜欢到平时的闲聊天就仿佛在说相声。您往那上年头儿的小区楼群下面溜达,碰见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可能就是一个段子,碰见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那可能就是一段群口。”一次采访的途中,记者和碰到的天津“的哥”聊起天津人对相声的喜爱,司机师傅讲得津津有味。 天津这座城市拥有相声、评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等外来曲种和天津时调、京东大鼓、快板书等本土曲种,出现过相声名家张寿臣、马三立,产...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
2018.06.28
论坛
摘要:通过探讨贵州省民族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类型,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主要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路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的强大压力和冲击,一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已经消失,大量传统的民族技艺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古都长安的唐音鼓韵
2018.06.27
专题报道
西安鼓乐《雨霖铃》曲谱西安音乐学院鼓乐艺术团演奏鼓乐坐乐
乐器
管子(古代称“筚篥”) 西安鼓乐,主要流行于陕西西安城乡地区及沿终南山麓一带,民间原以“
乐器
”“细乐”称之,是以吹打
乐器
为主并有歌有舞多段体结构的大型综合性乐种。它源于唐,起于宋,兴于元明,盛于清,绵延至今,从未中断。西安鼓乐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在西安市周至县有一个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历史悠久,据说是唐“安史之乱”时,宫廷乐人散落于终南山下周至县南集贤村,开始传授乐曲,经过千余年...
查看更多
1
135
136
137
138
139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