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9)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4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2)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传统体育与游艺的特点及传承研究:基于黑龙江流域民族的考察
2022.07.28
论坛
【摘要】目前,学术界以现代体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体育与游艺的现象较为普遍,这背离了传统体育与游艺的属性,所以对其本质特征和属性的研究非常必要。传统体育与游艺是生活文化,直接起源于生活并具有服务生活的功能。由此要求我们在田野调查、学术研究、传承保护等方面遵循其生活文化属性。当下,民间传统体育与游艺在日常生活中式微,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乏力,一些传统体育与游艺重新回归生活已不现实,而嵌入中小学学校教育是切实可行的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活态传承方式。中小学学生...
查看更多
身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批判性遗产研究范式的思考
2022.07.15
论坛
【摘要】“身体”是非遗传承中实现“人”与“物”互动的核心媒介。围绕“身体、社区与地方”“身体技术、惯习与技艺”“身体实践与仪式展演”和“身体、器物与空间环境”四个方面对身体视角下的非遗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回顾,将批判性遗产研究理论与身体理论视角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之中,为探讨非遗的文化实践过程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身体;具身性;具身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反思和批判的深入,国际遗产学界对于遗...
查看更多
连接传统与现代,讲好“黄河文化故事”
2022.07.06
论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奔腾而来的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更是一条文化精神长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更多
邱春林:传统工艺走上高质量传承发展之路
2022.07.05
论坛
编者按: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努力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通知提出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主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传统工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查看更多
朱莉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实践研究
2022.07.05
论坛
【摘要】基于大运河沿线省(市)相关非遗保护研究机构的实地调研,选取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非遗展厅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筹建亲历者的角度和视野,提出大运河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需满足相关性与适应性观点,通过对“曲艺芳华”“梨园花雅”“影偶妙肖”内容单元展陈构思的阐述,分析展陈过程中形式设计、展品组织等相关环节呈现的问题及经验,总结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路径,予非遗展陈同行以参考。 【关键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实践...
查看更多
生生遗续:大运河江苏段戏剧遗产生态人类学考察
2022.06.30
论坛
【摘要】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戏剧是江苏运河沿线地区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生态人类学视域下考察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昆曲、京剧等戏剧传承状态,阐释其戏剧传承所呈现的文化、人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和所具有的“生生遗续、代代相传”之传承性,有利于促进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延续运河历史文脉。在此意义上,关注非遗整体性保护理论与实践,提出非遗保护需要迈向生态人类学研究,迈向社会整体的生命实践的思考。 【关键词】大运河江苏段;戏剧遗产;生态人类学;生生遗续...
查看更多
找准非遗与当代人需求的连接点
2022.06.24
论坛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保护非遗,需要见人见物见生活;传承非遗,重在传技传艺传精神。要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出迷人光彩,必须找准非遗与当代人需求的连接点。 找准非遗与当代人精神需求的连接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民创造力的高度体现,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
查看更多
一项刻不容缓的记录工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人
记录工程回顾与展望
2022.06.14
论坛
又是一个文化遗产日,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要展示和回顾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些年来因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人
抢救性记录工程的验收工作,使我深深感到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以前我们对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人
是有记录的,但那时主要是为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要求和今天不一样。从今天的眼光看,我们当年所做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无疑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不够细致。特别是从传承、研究、教学等层面看...
查看更多
王馗:粤剧艺术遗产的十年保护经验
2022.06.11
论坛
【摘要】粤剧是中国第二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汉族戏曲剧种,在十年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粤、桂、港、澳的岭南各界对粤剧进行了频繁的观念讨论和具体的艺术实践。粤剧通过重新检讨“遗产”,展现了传统艺术的体系结构,张扬了剧种的文化品格;通过重新整理“遗产”,夯实了艺术传承谱系,深掘了剧种专业化保护的方法;通过创作优秀剧目,提升了剧种现代发展能力,诠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保护”的内涵界定,包括通过制度建设...
查看更多
沈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反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列入机制的过程性研究
2022.05.31
论坛
【摘要】自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列入机制是受世人关注程度和使用频次最高的领域。近20年来,随着以《公约》为标志的国际社会非遗保护实践的普及和深入,《公约》的列入机制却不断折射出国际社会非遗保护在申报与保护、统筹协调工作内部机制、程序合理性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通过爬梳《公约》列入机制发展过程中以问题出现为表征的转折节点,可以展现出国际社会针对《公约》在实践中发展的...
查看更多
1
12
13
14
15
16
10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