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在山清水秀的广西融水县元宝山地区,苗民自古就崇拜着一个叫“芒蒿”的神。传说他身穿草蓑、模样怪异,但能够驱除魔邪、带来吉祥。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开幕式上,上百融水青年表演的芒蒿庆丰收场景首次在节庆上亮相,演员们身披芒草,头戴面具,手舞足蹈,在祈求好运的同时不忘与观众互动,点燃了开幕式的又一热潮。       广西的非遗文化多姿多彩,近年来,广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非遗工作高效开展,绽放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拥有200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已岌岌可危。唱什么、怎么唱、谁来唱?西河大鼓保护传承发展面临三大难题。   唱什么?   西河大鼓源于木板大鼓,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发源、发展于河间,流行于京、津、冀、鲁及东北、内蒙古等地,曾名“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上世纪20年代在天津定名为西河大鼓。   日前,在首届“中国河间西河书会”的演出中,来自河间本地以及唐山、保定的西河大鼓艺人献上《傻姑爷拜年》《花唱绕口令》《玲珑塔》等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10月底,财政部发布消息称,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2014年中央财政实际下达文化遗产保护资金88.43亿元,比2013年增加11.1亿元,增长14.35%。其中,安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6.63亿元,支持75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1735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以及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仅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开辟非遗高端之路 更新津门文化标签   说起一座城市,人们首先会想到这座城市的文化标签。那么,海河畔、塘沽口的天津有哪些文化标签呢?人们耳边可能会响起嘹亮的京韵大鼓,驰名八方的相声曲艺,眼前浮现街头热腾腾的煎饼果子、薄皮大馅的狗不理包子、酥软香脆的十八街大麻花,老美华、盛锡福是天津人身上“穿戴”出的老字号,风筝魏、泥人张是人们赏玩的工艺品……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标签,渗透进天津人的衣食住行,让生活在天津的人更恬淡,也更容易满足。如今,这些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砚都”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7日在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华兴端砚厂揭幕,该基地由中国制砚艺术大师、“端砚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梁焕明创办。     梁焕明生于端砚雕刻世家,自小跟随父亲梁少芬学艺,自1978年始,师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古砚鉴定专家曾土金学习古端砚的识别与鉴定,现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技艺)传承人。     记者了解,梁焕明先祖曾于清光绪年间在广州开懋隆砚铺,以技艺超群而蜚声四海,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王二月落落大方近前来,摇一摇摆一摆咱农家风采……”一声闷帘唱后,主角并没有出场,而是幻化成舞台背景中的人物动画,以大屏幕的动画效果和舞台上的真人表演共同交代剧情走向。这是笔者在戏曲动漫舞台剧《跑旱船》演出现场看到的情景。  动漫舞台剧《跑旱船》是文化部课题项目,由中国戏曲学院与山东省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联合创排。近日,该剧在济南历山剧院一经亮相,便以新颖的形式、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赢得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热捧。  《跑旱船》讲述了“非遗”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兔爷、毛猴、内画壶,京味十足;牙雕、潮绣、釉上彩,南韵风情。不同的手工艺品却都是精巧细致,同时这些手工技艺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一词被提出到现在已有13年的光景,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非遗行列。   非遗嘉年华、非遗博览会、非遗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各种形式的非遗展览近年来频频现身于公众视野。然而非遗展览热能否带动非遗走向市场化?各类非遗展览能否真正宣传非遗的文化内涵?非遗展览能否改变目前的非遗现状?非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提要]  当下,除了职业院校外,综合性院校和中小学校也在逐步参与非遗保护当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主要代表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韩民族文化源流》、《龙王信仰探秘》、《中国民俗学教程》、《从稻作文化看韩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三十五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浙江的非遗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一面旗帜,而温州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浙江省内又可谓独树一帜——在还没造访温州前,就多次听闻温州市非遗馆的大名,有幸拜访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后更是感慨,这个民营企业众多、素来以重商闻名的城市,居然并不“轻文”。这显然是一片在走向开放的同时仍对传统怀有深深情感的土地,为了守护珍爱的地域文化,温州人不仅乐于付出、勇于奉献,更敢于实事求是,先行先试。     是什么让温州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驶入了快车道,引得政府、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宝鸡社火脸谱创意衍生品 创意剪纸灯    对于衍生品,大众并不陌生,实体店、淘宝网上都能买到各种影视、动漫的衍生品。如今,非遗也有了衍生品,并以雨后春笋的势头走进大众生活。相对于传统非遗产品而言,非遗衍生品更注重产品的实用和美观,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非遗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非遗衍生品开始走向市场,这是非遗自身延续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让老传统更时尚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苎麻是我国特...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