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梅州客家山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梅州市 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6县1市1区近500万人口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流传于广东省东北部客家地区并流播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 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歌词诗味很浓,类似竹枝词,有“国风”和“吴歌”的余韵。 梅州客家山歌共有腔调近百种,音调高扬绵长,平稳流畅,起伏不大;音区较高,音域较窄;级进较多,跳进较少;节奏自由...
查看更多
畲族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泰顺县 明万历三年(1575),畲族迁入泰顺后,畲族民歌从此在山城落地扎根。浙江省泰顺县畲族民歌以轻声细语为特色,句首常细分强拍,尾音拖长,形成别具特色的“泰顺调”。此调虽和“浙闽调”(指闽东、浙南、浙西的商调式)大致相同,但由于语言等不同,在音域、音调等方面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 泰顺畲族民歌可分为三类,分别为传统性民歌、革命山歌、新民歌。泰顺畲族民歌和其他地区畲族民歌一样,以“对歌”(或称“盘歌”)为主要形...
查看更多
畲族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 唱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畲族民歌历史悠久,伴随着畲族人民祖祖辈辈,沿袭而来。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形成了劳作对歌、三月三歌会、长夜盘歌、婚庆喜歌、祭祀颂歌、丧葬哀歌等歌俗。尽管畲族居住环境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四周都是汉族村落,但畲族民歌曲调与周边的汉族民歌截然不同,较好地保留了本民族音乐的特色。 聚居在浙江省洞宫山南麓丽水市...
查看更多
蒙古族呼麦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 呼麦是新疆蒙古族楚吾尔音乐的一种,又称“霍林楚吾尔”,可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类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也能听到这种歌唱方式。除此之外,呼麦还远播蒙古和俄罗斯的图瓦地区。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演唱时歌手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在同一时间唱出两个声部,表现为一个持...
查看更多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长调系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民歌,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长调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达慕大会、婚礼、乔迁和婴儿降生庆典等传统社交与宗教节庆活动中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新疆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地区。 长调历史久远,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祖先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随之...
查看更多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长调系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民歌,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长调在蒙古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那达慕大会、婚礼、乔迁和婴儿降生庆典等传统社交与宗教节庆活动中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新疆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地区。 长调历史久远,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祖先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随之从...
查看更多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
查看更多
左权开花调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左权县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西侧、山西省东部边缘,古称辽州、辽县,后因纪念牺牲在此的抗日名将而改为左权。左权民歌蕴藏丰富,据《辽州志》载,宋元以来,当地就有“闹元宵”、“闹社火”、“闹红火”的传统风俗。历代民众不断创造、
传承
,陆续产生了多种民间音乐体裁,如山歌、小调、号子、套曲、小花戏和吹打等,其中以开花调最具代表性。该类民歌属“山歌体”,因所有唱词一律以“花”为中心,以“开花”为比兴,故称开花调。更为独特的是,所谓...
查看更多
常山喝彩歌谣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常山喝彩歌谣是流传于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境内的一种在结婚、上梁、祝寿、春种、秋收、开业时表演的热闹、喜庆的民间歌谣。 常山喝彩歌谣保存次卫完整,演绎仪式非常讲究,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影响较大。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态,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民众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几百年来
传承
不断。常山喝彩歌谣可分为五类:一是上梁喝彩,是新房竣工前安装屋梁时举行的祈福祛邪的祭祀喝彩仪式;二是婚庆喝彩,是在接新娘、结婚拜堂、喝交杯酒、闹洞房等仪式中...
查看更多
祁家延西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祁家延西是土族较有代表性的英雄叙事长诗,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该地原为祁土司属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土族居住区。 祁家延西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传唱较为广泛。它取材于祁土司听从明王朝调遣,多次率兵出征的故事,歌颂了以祁土司为首的土族将士忠君爱国,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宁舍生忘死、东征西讨,后被奸臣迫害致死的悲壮故事。这部英雄叙事长诗故事情节曲折动人,重点歌颂了祁土司忠心保国的高尚情操和高超的战略战术,鞭挞了诡计多端的柴总兵假传圣旨...
查看更多
1
200
201
202
203
204
5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