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黑白战争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黑白战争,是纳西族三大史诗中的英雄史诗,纳西语称其为“董埃术埃”,即“董术战争”。黑白战争围绕白部落与黑部落的战争主线,讲述了宇宙起源、天地形成、人类诞生、万物繁衍等内容,表达了远古纳西族先民的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黑白战争主要流传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等纳西族居住区。 黑白战争讲述的是在遥远的古代,白露汇聚成海,海生白蛋,白蛋变化出木、火、铁、水、土五样“精威”,“精威”变化出白、绿、红、黄、黑五股罡风,五股罡风...
查看更多
玛牧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玛牧,是彝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教育典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主要流布于川、滇大小凉山操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居住区,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喜德、越西、甘洛北三县和昭觉、美姑、金阳、雷波、布拖东五县为中心,辐射到州内其他各县和周边彝族居住区。 在彝语中,“玛”为教育、训导、劝说之意;“牧”为智慧、明智、优良、贤德之意,玛牧就是教育人们做事做人的经典语言,也译为教育经典、教育经、训世经、训世诗等。玛牧的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天文、历法、习惯法、典章制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
查看更多
盘王大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盘王大歌是瑶族民间歌谣的集大成之作,由序歌、插歌、正歌和杂歌组成,主要内容涉及瑶族先民的自然观、宇宙观和历史观,从人类的起源到瑶族的产生,从瑶族的迁徙到先祖的创业,全面记述了瑶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以及信仰等,堪称瑶族人民的“百科全书”。盘王大歌主要流布于南岭(又称“五岭”)地区,包括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
查看更多
西王母神话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王母神话,是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集合,是以《山海经》时代的神话内容为源头,以周穆王西巡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为主体,同时融汇了天山天池历史风物传说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形成了以阜康市天池为中心,辐射东西周边吉木萨尔县、奇台县、木垒县、巴里坤县等地的西王母神话传说圈。 西王母神话历代积累的文本共有200余篇,在民间广为流传,内容可分为四类:一是周穆王西巡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周穆王西巡与西王母瑶...
查看更多
阿凡提故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阿凡提故事是众多以纳赛尔丁•阿凡提这个传奇人物为主人公的维吾尔族民间幽默故事的总称。15至16世纪,阿凡提故事已广泛流传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别是喀什地区,至今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传播。 阿凡提,即“先生”之意,是维吾尔族民众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者的尊称,本是一个一般性的泛指。为喀什人民所熟知的那位“阿凡提”,指的是纳赛尔丁•阿凡提,一位骑着小毛驴,集智慧、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于一身的理想化人物,敢于蔑视反动统治阶级和一切腐朽势力...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壮族百鸟衣故事,是壮族先民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积累中所创作出来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主要流传于横县校椅、马岭等乡镇及周边壮族居住区,在国外也有所流传。 壮族百鸟衣故事植根于民间,历经数代流变,衍生出多个版本。故事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张亚原尚未出世时,父亲已亡故。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主要靠给土司做苦工和打柴维持生计。一天,在挑柴回家途中,有只大公鸡跳上他的扁担,他就把它带回了家。这只鸡养了半年后竟变成了一个美若天...
查看更多
解缙故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解缙,字大绅,号春雨,谥文毅,江西省吉水县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是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主编了《永乐大典》。解缙自幼颖敏绝伦,六七岁即能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因此,关于他幼年时的故事如对竹、个字自明代就在当地广为流传。解缙故事传播广泛,除江西省外,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河北、陕西等全国十余个省市乃至海外华人居住区及越南部分地区也有所流传。 解缙故事是以叙述解缙家世背景、日常生活、科举经历、官场仕途、人际交往等为主要内容的故事集。经当地相...
查看更多
广禅侯故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禅侯故事是晋东南地区民众以宋代民间兽医常顺封侯为基本原型而创作出的民间故事,是晋东南和晋南地区民众的口头传统和实践。广禅侯故事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山头村为核心区域,流传至全县17个乡镇,并传播辐射至泽州县、陵川县、沁水县、垣曲县、河南省济源市等地区,其影响主要集中在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长治市等地。 广禅侯故事以阳城县凤头镇山头村(原名常半村)历史人物兽医常顺为主人公,以其医治战马、册封广禅侯、敕建水草庙为主要内容,目前收集的故事主要有家族史话、成...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回族民间故事是回族民众集体创作、世代相传民间文学表现形式。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固原市泾源县是该遗产项目的主要流布区域之一,全县4乡3镇109个行政村都有回族民间故事流传。 泾源回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类故事如人祖阿旦、阿旦和好娃、真主造人等;史事传说故事,如回汉自古是亲戚等;人物传说故事,如穆罕默德、郑和、柳毅传书、魏徵梦斩泾河老龙、胭脂女、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广成子与白云寺、济公修行延龄寺等;此外还有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笑话故事、动物故事等。这些故...
查看更多
骆驼泉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骆驼泉传说是讲述800多年前,撒拉族先民从中亚举族东迁,牵着骆驼历经艰辛,最后选择循化地区作为繁衍生息之地,和当地各兄弟民族友好相处的传说。该传说主要在撒拉族人世居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贵德县、西宁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地世代流传。 相传在元代时,中亚土库曼斯坦的撒尔赫斯地区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在族人中很有威望。撒玛尔罕国王对他们非常忌恨,几次想置他们于死地。于是,他们告别故土,率领170户族人向东进发,牵着白骆驼,驮着古兰...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