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仓颉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仓颉传说是以仓颉造字为主要题材的民间口头文学,陕西省洛南县是其主要传承区域之一。 洛南县是传说中仓颉造字作书之地,这里留下了大量有关仓颉传说的遗迹遗物。洛南仓颉传说主要讲述了仓颉造字的复杂过程。上古时期,黄帝的左史官仓颉因为结绳记事的不便而辞官寻求记事良方。他日日仰观天象,俯察地脉,摄取万物影像之特点,悟得万象内涵之精神,然后依类象形,创造出了简便易记的中国象形字——鸟虫书。同时,该传说还包含了用字敬字、降妖伏怪、斗智斗勇、圣人显灵、木石变形、解释节气地名...
查看更多
仓颉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仓颉传说是以仓颉造字为主要题材的民间口头文学,主要流传于黄河流域各省,在陕西省主要流布于关中和陕南地区,以白水县为中心,影响波及全国各地,在海外华人居住区以及韩国、日本、新加波、澳大利亚等国也有传播。 白水县是传说中仓颉生活和卒葬之地,这里留下了大量有关仓颉传说的遗迹遗物。白水仓颉传说主要讲述了仓颉造字的复杂过程。上古时期,黄帝的左史官仓颉因为结绳记事的不便而辞官寻求记事良方。他日日仰观天象,俯察地脉,摄取万物影像之特点,悟得万象内涵之精神,然后依类象形...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毕阿史拉则传说是关于凉山彝族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毕阿史拉则的民间传说,主要流传于川、滇大小凉山及云南省的部分彝族地区。据传,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是毕阿史拉则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因此,该传说在金阳县4个镇30个乡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据传,毕阿史拉则为凉山彝族曲涅部落阿陆家支(家族)人氏。自幼天资聪慧,智慧过人,能诵读上千卷经卷,通晓医药、民间信俗等各种仪式。他整理宗教经典,驱鬼禳灾、祛病逐疫,祈求人畜安康、五谷丰登,宣扬虔诚公正的信仰。民间甚至还有彝族...
查看更多
苏仙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苏仙传说是以郴州草药郎中苏耽神奇出生、神鹿哺乳、孝顺母亲、种橘驱疫、得道成仙等为主要内容的传说,在《太平广记·苏仙公》篇有翔实记述。其核心流布区域为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北湖区、永兴县、汝城县、资兴市、宜章县、桂阳县,在永州市、衡阳市、湘潭市、长沙市以及河南、广东、江西等省亦有流传。 从历代文献记载、口头采录的苏仙传说来看,其可分为感孕出生型、种橘驱疫型、孝子思母型、神仙斗法型等诸多传说类型,异文数量丰富,郴州共收集有口传文本72篇。 苏仙传说的重要标志物...
查看更多
尹吉甫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尹吉甫传说是关于周朝尹吉甫的民间传说。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父。据传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诗经》的主要采录者和编纂者。公元前828年,他辅佐宣王中兴周朝,被封其为“太师”。该传说诞生在湖北省房县(古为房陵),并广泛流布于该县及其周边地区,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房县尹吉甫镇、青峰镇等地是其核心流传区域。 尹吉甫传说主要弘扬了尹吉甫的忠孝精神,内容包括尹吉甫家庙、墓葬、伐猃狁、舍粥救民的传说及其子尹伯奇的伯劳鸟传说等...
查看更多
三国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国传说指的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关于三国人物、地名以及风物习俗的传说。该传说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流传,在湖北省较为集中,核心区域包括荆州市、当阳市、宜昌市猇亭区、武汉市洪山区、襄阳市、咸宁市及鄂州市、阳新县、宜都市、长阳县、宜城市等地。 湖北流传的三国传说超过300则,主要内容包括人物传说,如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当时活跃在湖北的三国人物传说;地名传说,如三国包、太子桥、子龙街、当阳桥、卓刀泉等与三国古战场、遗迹相关联的传说;地方风物和习俗传说,如龙凤配、诸葛菜...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是与杞部落、杞国故事相关的传说,在《山海经》《淮南子》《列子》等古代典籍中均有记载,主要流布于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全境及周边县(市)。 杞人忧天传说由杞人忧天神话传说、历史传说、寓言传说三种文学形态组成,包括相关地方风物传说、自然地貌传说、天象传说、历史文化遗存传说、民俗文化活动传说、地名传说等六大类60余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传说有24个。共工祝融之战,女娲补天,高高山的传说,气人、启人、杞人的传说,武公东迁,桓公嫁女...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河图洛书传说是诞生于洛阳地区的关于“河出图”“洛出书”等相关故事的民间传说体系,其中,“河”即为黄河,“洛”即为洛河,主要包括黄河献图、龙马负图寺的传说、洛河出书、神龟献洛书、洛出书的传说等内容。该传说流传于河洛地区,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洛宁县及其他各县(市),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及陕西、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有流传。 河图洛书传说的大致内容为:相传伏羲氏的时候,黄河里浮出一匹龙马,它身上的旋毛变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图形...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孟母教子传说讲述了孟母仉氏言传身教,不断完善儿子人格的故事,形成于今山东省邹城市凫山街道,以邹城市为中心流布到周边多个县市区,并以山东省为中心向国内外流传辐射,在中国,乃至日本、韩国、朝鲜、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广为流传。 孟母教子传说主要包括三迁择邻、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等内容。三迁择邻讲的是孟母最初居住地凫村,临近墓地。孟轲少年时经常在林墓坟茔间玩耍,学做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说:这里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搬到一个集市庙户营村居住。孟轲又学着商人讨价还价...
查看更多
胡峄阳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胡峄阳,名良桐,又名翔瀛,字峄阳,生于明末莱州府即墨县仁化乡流亭村(今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东流亭社区)。他布衣一生,精研《易经》,以塾师为业,著述颇多。因他结合天文地理、人间万象研究《易经》,推测天道人事多有灵验,在世时已被民众视为“活神仙”,产生了许多与之有关的神奇传说,统称为“胡峄阳传说”。 胡峄阳传说绵延至今,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帮穷扶贫,济世救人;二是优化物产,造福百姓;三是扶正驱邪,劝人向善;四是显灵济世,逢险化夷;五是惩恶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