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6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地方戏要当好乡土文化表达者
2018.03.27
论坛
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与生俱来的特征。不同地区的地方戏,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乡土味,体现的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生活风貌。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地方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从诞生之初便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无可比拟的亲民性与生动性。乡村群众之所以喜欢地方戏,是因为地...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应与新时代同步——从中国全面禁止象牙加工贸易说起
2018.03.26
论坛
2018年新年前夕,中国给全世界大象送了一份新年礼物:中国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从这天起,任何市场、店铺和摊位买卖象牙及其制品将属于违法行为。这份新年礼物,也正在对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象牙雕刻产生影响。 中国的象牙雕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技艺,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因其独特的材料质地、精湛的雕刻技艺...
查看更多
周信芳的两个“不传”
2018.03.22
论坛
剧目,是戏剧各项艺术元素集中体现的载体,也是
传承
、创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此剧目能否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历来是业内外高度关注的话题。就戏曲而言,每当议论及此,我往往会想起周信芳先生的两句话:“文戏是有戏无曲不传,武戏是有武艺无人物不传。”抚今追昔,深感大师基于极为丰富的舞台实践,确实点到了关乎文、武两类剧目生命力的突出症结。 周信芳的话,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担任上海京剧院院长期间,与戏剧家吴石坚谈艺聊天时讲的,针对文戏还强调说:“靠情节取胜只能眼前...
查看更多
弘扬传统文化重在核心理念——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萧放
2018.03.22
论坛
春分刚过,大江南北春意盎然。今天的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还未走远的年味儿中,在桃李吐芳的枝头,在清明将至的明媚中,中国人感受着传统文化和审美带来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的
传承
和弘扬也面临着挑战。就如何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萧放。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
查看更多
建造戏曲文化
传承
创新工程
2018.03.22
论坛
中国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意义重大。戏曲不仅一般地形成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而且最终铸成中国文化的品牌特征和民族魅力。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各富特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里为戏剧下的定义。在这里,戏剧即戏曲。据考证,中国戏剧在原始社会就具雏形,在
传承
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
查看更多
刘锡诚:整体研究与建构中国特色民间文艺学
2018.03.21
论坛
编者按:今年1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了非常重要的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规划了一批重点项目,其中之一即“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由中国文联牵头负责实施。 日前,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召开学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座谈会,就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征求专家建议,标志着“工程”正式启动。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与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
查看更多
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以河北涉县女娲信仰的400年保护历程为个案
2018.03.19
论坛
摘要:现有的非遗话语常常将UNESCO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程作为新生事物,与中国近现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相对照,以强调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本文则以河北涉县娲皇宫及其女娲信仰为个案,梳理其自明、清、民国直至当代的近400年本土非遗保护实践的历程,凸显历史上不同行动主体在相关方面的长期工作,认为中国本土的非遗保护实践有着漫长的历程,它为21世纪初UNESCO发动的非遗保护工程在中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内因,对后者的评价,应当放置于本土非遗保护的整体历史中加以关照;不...
查看更多
《唐卡》: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传达
2018.03.16
论坛
舞剧《唐卡》剧照 唐卡(藏文音译)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青海省演艺集团与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合作演绎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唐卡》将青海本土的舞蹈、音乐、绘画及民俗有机融为一体,以故事化的舞剧形式巧妙颂扬了唐卡艺人以生命作画,虔诚而坚毅地
传承
、弘扬唐卡绘画艺术的精神。该剧的绚丽登场,使观众在欣赏“活态...
查看更多
因类制宜 精准施策——曲艺保护的江西实践
2018.03.12
论坛
江西,春秋属吴地,战国属楚地,秦为九江郡,汉为豫章郡。宋代以来,江西人文蔚起、名人辈出,可谓“名家巨擘贤材荟萃,鼎钟野瑟相激百世”。赣鄱文化蕴含着书院文化、陶瓷文化、稻作文化、茶叶文化、药业文化、矿冶文化、堪舆文化、商帮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江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6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3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478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
查看更多
民间乐种的文化自觉
2018.03.09
论坛
去年,由文化部、海南省政府主办了第二届全国民间乐种展演,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75支代表队参加,报送曲目共340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参演规模最大、乐种代表队最多、报送曲目最全的一次全国民间乐种展评活动。根据展演情况分析,我们了解到当代民间乐种组合形式在社会中的基本风貌,民间乐种在全国各地流传的基本分布态势。民间乐种继承应该遵循艺术规律 民间乐种是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原始生态遗存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
查看更多
1
87
88
89
90
91
18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