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0)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4)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
2009.04.21
论坛
土家族摆手舞的综合保护与开发刘 彦 袁 革 摘 要:土家族摆手舞是一项广泛流行于土家族集居区的传统体育和艺术活动,是土家族
传统文化
的综合载体,它在土家族的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站在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土家族
传统文化
完整、健康发展的高度,对其实施综合保护与开发策略。 关键词:土家族 摆手舞 保护 开发 生活在湘、渝、鄂、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摆手舞融土家族歌...
查看更多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4.17
论坛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次参与国际公约制定的经验 梁治平 主讲人:梁治平 主持人:刘俊副校长 时 间:2005年6月26日(周日)晚7:30 地 点:西南...
查看更多
谁是文化传承的主导――从两个试点村的成败看村民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2009.04.17
论坛
谁是文化传承的主导 ――从两个试点村的成败看村民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尹绍亭 仙人洞村的毕摩 仙人洞村的民族赛装会吸引了众多少数民族群众。 巴卡小寨基诺族博物馆的文化传承活动。 (尹绍亭 供图)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是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文化保护传承为核心的乡村和谐发展的理论及其开拓探索的实践。作为一个探索性、试验性的项目,10年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许多实质性的成果,但也有不足乃至不成功的案例和教训。及时总结并交流这些经验和教训,有利...
查看更多
从四方面入手,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
2009.04.13
论坛
从四方面入手,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 尹绍亭 南碱村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从娃娃抓起 仙人洞村的村民家中,传统民居与新民居共存。 (尹绍亭供图) 治理村落环境、保护和改良传统民居、寻找生计改善的途径以及建设文化传习展示中心,民族文化生态村项目建设从这4个方面入手,在政府、学者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在5个试点村(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景洪市基诺乡巴卡小寨、新平县南碱村、石林县月湖村、丘北县仙人洞村)开展起来。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建设者们又是怎...
查看更多
民俗是民间舞蹈依存的土壤
2009.04.13
论坛
民俗是民间舞蹈依存的土壤马盛德 在当今,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是指由广大民众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并以活态方式延续至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这一舞蹈形式,有别于经过艺术家有意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舞台化的表演性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的生存繁衍,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发展变迁,都在民间舞蹈中留下了珍贵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以“身体刻写了历史的印记”。它凝聚着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创造的艺术精华,并将这一...
查看更多
以毛相 刀美兰 杨丽萍为例 看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
2009.04.13
论坛
以毛相 刀美兰 杨丽萍为例 看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石裕祖 编者按: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邀请著名民族舞蹈表演艺术家刀美兰到中南海总理办公室做客,与她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这次探讨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民间舞蹈的广泛关注。本期,我们特邀舞蹈理论界的专家,就当下中国传统民间舞蹈、旅游舞蹈等不同的民间舞蹈形态,民间舞与民俗的关系,以及当下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探讨。 青海玉树卓舞 傣族舞蹈家毛相 傣族舞蹈家刀...
查看更多
传统舞蹈勿因旅游开发变味
2009.04.13
论坛
传统舞蹈勿因旅游开发变味 康玉岩 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为了发展经济,在一些交通相对便利、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开发旅游业,以当地传统节日、传统歌舞活动为载体,将其开发成旅游项目,藉以提高该地区的知名度,招商引资。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外界宣传本地区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的效果,更由于老百姓从中得到了些许实惠,于是为旅游者进行表演甚至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传统民族风俗习惯。比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贵州省台江县...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利用和传承
2009.04.07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利用和传承 编者按: 今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再次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一些专家指出,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三大冲击;在“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产业化需谨慎。 &nbs...
查看更多
保护东南亚的文化多样性:东南亚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
2009.04.07
论坛
保护东南亚的文化多样性:东南亚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史 阳 东南亚地区民族众多、宗教多样,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博物馆,学术界公认的人类文化多样性(culturediversity) 的宝库。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外来西方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
多样性的保护日益成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紧迫任务。21 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保护口头非物质文化的热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至今,东南亚地区共有9 项非物质文化位列其中,即越南顺化的宫廷...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贵州为例
2009.04.07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贵州为例周必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独树于世界文明之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民族中世代传承,是各民族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固化物。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建立起民族间和个人间团结、友爱、和谐的良好氛围,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体现。本文即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培育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
查看更多
1
115
116
117
118
119
1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