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之路――尹绍亭谈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     选择具有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依靠村民的力量和当地政府及专家学者的支持,制定发展目标,通过能力和机制建设、进行文化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等途径,使之成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的样板和和谐发展的楷模,这就是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作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项目于1998年10月立项启动。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项目组在云南省内...
查看更多
论坛
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思考王晓灵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庆阳市大力实施“特色文化大市”战略,各级党政部门及社会各界为之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保护,形成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各级档案部门也主动介入了历届中国庆阳民俗文化香包节等重大活动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一是各级党政...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刘新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阐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它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
查看更多
论坛
 以科学发展观看“非遗”保护  李  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理念的形成、远景目标的设定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均源于特定时期中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复杂、变化并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什么、为什么要保护,是由文化的价值观决定的。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是由不同的发展观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发展观下,文化被赋予的价值和社会功能有很大的差别。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的发展观是从工具理性出发,被置于从属地位的...
查看更多
论坛
只有媚俗艺术走红,中国人就算不差钱也差灵魂了――访清华大学美学教授、文化批评家肖鹰    “小沈阳”火了,“春晚”过后满城尽说“小沈阳”。他的粉丝不乏“80后”和“90后”,有些从来不听戏的年轻人因为他开始听起了二人转。喜欢他的人说,“小沈阳”的魅力在于他的娱乐精神,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上有活儿的民间艺人面对观众实实在在的诚意。不喜欢他的人说,他走红是因为他低俗,现在就是大众的“审丑”时代,他招牌式的跑偏裤子和娘娘腔都是在哗众取宠。    “小沈阳”是靠低俗走...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传统手艺面临“失传”“变味”双重难题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左元峰 傅双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如今只有邰立平一家在苦心经营。面对传承之难,邰立平坦言自己已经“竭尽全力”。     凤翔年画起源于1507年。在20世纪80年代的鼎盛时期,当地几百户人家都以制售木版年画为生,一直到90年代后批量生产的胶印年画逐渐将传统的手工年画挤出了市场。    “胶印年画成本低、效率高,我们根本不可能与之竞争,”邰立平无奈地说:“大多数...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与“活鱼”刘苏    《徐州日报》近日报道,摆旱船、云排舞、落子舞……自元旦以来,这些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直在我市睢宁县城市广场、企业厂矿和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睢宁的这种做法不仅创新了文化下乡的方式,也为“非遗”保护探索到一条更为科学的保护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拍录看作是保护。事实上,这只是“博物馆式”的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鱼”,保护方式应以“养”为主,而不...
查看更多
论坛
专家:了解家底 才能传承节庆文化     传统的节庆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化、城市化日益提速的今天,节庆文化的发展既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弘扬节庆文化。就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研究员。   记者:田老师,您好,您认为传承传统节庆文化的重点、难点在哪里?  田青:传统节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国家确定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
查看更多
论坛
彰显传统技艺中的人性光辉    今天,在我国积极面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意义非常重大。    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对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在文化、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影响。“非遗”保护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通过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非遗”相关门类,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议题当中,笔者以为有3个关键词值得重视,即保护诉求、本...
查看更多
论坛
传统节日“画船”上的戏曲之魅    中国戏曲与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节日原本就是戏曲发生、发展的摇篮。戏曲的内容、情节,以一个个岁时节日为时间背景、为故事发生发展的契机、为人物形象人生命运的转折和象征,这样的实例多得难以计数,使得节日文化和人生仪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节日等传统文化,是最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如今一切创新创造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更要好好利用。       今年元宵节,上海昆剧团的品牌项目“传统·中国”民俗节庆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