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2009.05.05
论坛
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刘壮 谭宏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报道对象进入了我国传媒的视野。特别是2006年, 国家宣布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及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 围绕“文化遗产日”和“国家名录”从传统纸质媒体到电视甚至网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无处不在, 成了传媒关注的焦点。就以2007年8月16日为例, 仅一天时间, 在国家级媒体上发...
查看更多
新华调查:一个县级蒲剧团的起死回生路
2009.04.30
专题报道
新华调查:一个县级蒲剧团的起死回生路 29日清晨,山西运城市东古村的广播响了:“村民们,快到文化广场集合,新绛县蒲剧团的演出马上开始啦……”不一会儿,拿小板凳的、推自行车的、骑摩托的,一齐涌入文化广场,观众如织,人声鼎沸。随着一声锣响,演出开始。村民们边抽烟卷,边晃着脑袋听蒲剧,微笑写在脸上,好不自在。 这是山西新绛县蒲剧团今年受邀的第89场演出。就在去年的今天,这个团才开始当年的首场演出,而且遭遇了容纳1500人的剧场观众还不到200人的惨...
查看更多
记忆天空的千古绝唱
2009.04.27
专题报道
记忆天空的千古绝唱 ――“峡江号子”传承之忧一 送别“号子王”胡振浩老人已经有好些天了,但遗憾一直萦绕在卢丹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与所有的秭
归
人一样,每一次听到胡振浩老人从心底喊出的雄壮粗犷的峡江号子,卢丹都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但以后这种震撼再也不会有了。 对卢丹来说,遗憾远不止这些!作为秭
归
县文化馆副馆长,卢丹主管着全县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她说:“胡振浩老人的离去,无论对秭
归
还是峡江文化,都是莫大的损失...
查看更多
樊拓宇:文物保护需理念的转变 亟待资金支持
2009.04.27
论坛
樊拓宇:文物保护需理念转变 亟待资金支持 访谈嘉宾:都江堰市文物局副局长樊拓宇 访谈嘉宾:青城派第36代掌门人刘绥滨 编者按:4月25日,腾讯网“百媒穿越地震带”活动在青城山鹤翔山庄举行第一期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灾区文物、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在访谈中,都江堰市文物局的副局长樊拓宇对都江堰地区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现状做了介绍,他认为“古建筑维修难点在于损害的情况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动态地进行设计和施工,另外古建筑普遍在山上...
查看更多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文化旅游 ――对伽峰山乡村营地旅游开发的个案调查
2009.04.23
论坛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文化旅游 ――对伽峰山乡村营地旅游开发的个案调查 陈巍巍 刘 青 雷昭萌 [摘 要]本文通过对富民县伽峰山乡村营地苗族村寨的实地调查研究,主要探索了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地方。试图从人类学的视野关注民族文化的开发、传承、保护和长远发展,尤其是苗族文化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前言。包括对此次调查地的概况介绍,及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和采用的主要方法。二、研究现状分析...
查看更多
“十里红妆”说不尽的江南女儿梦
2009.04.21
专题报道
“十里红妆”说不尽的江南女儿梦孙晓青 赵 芮 “咚咚咚,锵锵锵!马来哉,轿来哉,王家嫂嫂抬来哉,一杠金,一杠银,陪嫁丫头两边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铜乐齐鸣,爆竹震天。红轿、红床、红柜、红箱……朱漆泥金,光艳绚丽,绵延数里的迎亲队伍一路炫耀着喜庆与奢华。这就是旧时浙东地区大户人家嫁女的壮观场面,亦被称为“十里红妆”。 这种自南宋时起蔚然成风,后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全盛的婚嫁习俗,如今早已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那些巧夺天工、富于深刻文化内涵的红妆器...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助阵世界邮展
2009.04.21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助阵世界邮展 有了电脑当玩具,有了印刷机印年画,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泥泥狗”、木版年画开始被现代人冷落。而想重新振兴这些传统民间艺术,除了国家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外,或许这些民间艺术也应当有些“创新”精神。 木版年画 现在大都是外国人喜欢 在2009世界邮展和牡丹花会期间,第十九届民俗文化庙会也同期举行,来自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内外1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洛阳民俗博物馆西厢房房檐下,现场展示刺...
查看更多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4.17
论坛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次参与国际公约制定的经验 梁治平 主讲人:梁治平 主持人:刘俊副校长 时 间:2005年6月26日(周日)晚7:30 地 点:西南...
查看更多
谁是文化传承的主导――从两个试点村的成败看村民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2009.04.17
论坛
谁是文化传承的主导 ――从两个试点村的成败看村民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尹绍亭 仙人洞村的毕摩 仙人洞村的民族赛装会吸引了众多少数民族群众。 巴卡小寨基诺族博物馆的文化传承活动。 (尹绍亭 供图)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是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文化保护传承为核心的乡村和谐发展的理论及其开拓探索的实践。作为一个探索性、试验性的项目,10年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许多实质性的成果,但也有不足乃至不成功的案例和教训。及时总结并交流这些经验和教训,有利...
查看更多
佛教音乐:抢救比发展更重要
2009.04.17
专题报道
佛教音乐:抢救比发展更重要 智化寺京音乐演奏现场 (资料图片) 在佛教进入我国的同时,佛教音乐也随之而来。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的语言问题,佛教音乐必然本土化。本土化了的佛教音乐在一开始是丰富的,除了有“梵呗”、“转读”、“唱导”等多种诵经形式外,还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曲调和流派。但是,从近20多年来专家学者对佛教音乐的调查和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来看,我国佛教音乐整体上萎缩了。基于此,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中的有关佛教音乐文化的研讨应运而生,众多专家学者在重视文...
查看更多
1
234
235
236
237
238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