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鲁锦"到底该
归
谁 是"工艺名称"还是&qu...
2009.03.16
专题报道
"鲁锦"到底该
归
谁 是"工艺名称"还是"商标" 传统纺织技艺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像四川有蜀锦、海南有黎锦、南京有云锦等,山东也不例外。山东的民间土布织造工艺,以“鲁锦织造技艺”的名称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种棉布纺织品,何以被称作“锦”,“鲁锦”的名字是谁取的?围绕“鲁锦”这两个字,数家企业之间展开了诉讼,这又是为了什么? 在今年元宵节期间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山东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
查看更多
代表委员呼吁加强汉字书写教育
2009.03.13
其他新闻
代表委员呼吁加强汉字书写教育 在每年的两会上,书法都是众多代表、委员关注、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书法应列入中小学必修课、中高考恢复书法加分等呼吁和建言,引人关注和思考。 书法应列入中小学必修课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纲要》实施以来,书法教育的边缘境地得到改观,但普及程度却并不乐观。鉴于现在许多青年人轻视传统汉字书写,全...
查看更多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二十六)
2009.03.13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二十六) 北京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 “盛锡福”是911年始创于天津的老字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北京经营。创始人刘锡三在生产经营中不断从同行业聘请高级技师,并吸收过内外优秀的制帽技术,使盛锡福皮帽制作博彩众多工艺精华,形成了精良的制作技艺。盛锡福皮帽外形端雅大方、做工考究精致、穿戴轻软舒适。民国时期,盛锡福皮帽就倍受推崇,“头顶...
查看更多
加强学科建设建博物馆 文艺界委员为非遗保护献策
2009.03.12
其他新闻
加强学科建设建博物馆 文艺界委员为非遗保护献策 随着“申遗”热潮的起起伏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舶来”的新词,开始广泛出现在我国的文化事业中。今年两会,“非遗”成为文艺界委员交谈最广泛的话题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 建立名录只是一个起步 近几年,我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开创性的努力。首先建立和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国家级“非遗”共1165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以科学发展观看“非遗”保护
2009.03.09
论坛
以科学发展观看“非遗”保护 李 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理念的形成、远景目标的设定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均源于特定时期中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复杂、变化并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什么、为什么要保护,是由文化的价值观决定的。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是由不同的发展观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发展观下,文化被赋予的价值和社会功能有很大的差别。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的发展观是从工具理性出发,被置于从属地位的...
查看更多
影响当前曲艺传承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09.03.06
论坛
影响当前曲艺传承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吴文科 曲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典型的活态特征。这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曲艺传承,不是文物式的原样维护,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化延传,而是要在坚持本体特征,即保持本真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赋予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合理内涵,通过发掘、激扬和彰显其在当代人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亦即通过不断提供民众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提升自身创作表演的品质与能力,强化存在理由,夯实发展根基。 这提醒我们,在传承保护...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意义与前景
2009.03.06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意义与前景 主 持:中国文化报记者 徐 涟 特约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吕品田 日前,在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上,与湘绣、苏绣齐名的羌绣,色彩艳丽、图案多样,备受瞩目。 手工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是重要途径 徐涟: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最初唤起民众保护意识的宣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普查与国家名录的建立;从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
查看更多
那些非物质,那些流失的记忆
2009.03.06
专题报道
那些非物质,那些流失的记忆 2009年元宵节已经纳入人们的记忆。 由于整个冬天一直燥热,没有雨水,好像整个冬天里的温度一直在零度上下徘徊,而阳光也一直照耀着大地,每天的日照时间也不比往年少而是更多,于是,我们在感受不一样的冬天的时候,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日子。于是,我破天荒地去了一趟北京农业展览馆,去看元宵节的“非物质展览”,思考多多。 实际上,在许多年前,今天被叫做“非物质”展览的元宵灯会包括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小时候听说或者也许看过...
查看更多
二月二“龙抬头”且看习俗有说法
2009.02.26
专题报道
二月二“龙抬头”且看习俗有说法 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据说,“二月二”在周代本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唐代已演变成一个民俗节日。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
归
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 年画《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的习俗 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的...
查看更多
记忆还是技艺 鲁锦的锦绣前程在哪里?
2009.02.25
专题报道
记忆还是技艺 鲁锦的锦绣前程在哪里?鲁锦织工能用22种基本色线变幻出1990多种图案,单是从植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就要经过72道工序。图为织工制造鲁锦的场景。传统鲁锦如何形成规模化的经营是困扰着人们的问题。图为“精一坊”的一个鲁锦生产基地。 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而“如何保护”的话题也越来越向纵深发展。牛年伊始,学术界便提出“生产性方式的保护”概念,在传统手工艺领域内,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其意义,然而,在市场化条件下,传统手工艺究竟...
查看更多
1
236
237
238
239
240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