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8   星期五   农历六月廿四   
搜索
其他新闻
  (原标题:让沉淀的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故宫等相关负责人谈文创产品开发)   5月19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关于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的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相关情况与落实举措,并展示了有关文化文物单位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成果。对于正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博物馆、美术馆、图...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并提出要选择部分单位开展试点,在开发模式、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意见》的正式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5月19日,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问:出台《意见》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查看更多
论坛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概念上仍然存在着无数混乱和争议,但是随着国家文化遗产日的设立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的逐步实施,发掘、登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却似乎一点也没耽搁,已经进行得差不多可以说是“蓬蓬勃勃”、“热火朝天”了。雷厉风行的大跃进作风再一次显示出了它的威力。   当然与每一次大跃进一样,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随之而来的又是盲目性和破坏性的问题:地方政府为了争业绩、创品牌,商人为了有利可图的投资,纷纷争抢上“名录”、搞开发...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近百位国家级手工艺大师汇聚的“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今天在上海开幕。这是上海继世博会后又一高起点的跨国文化创意产业盛会。  博览会的主题为“让世界共享非遗”,开幕式上“国匠众创空间”挂牌,10位顶尖艺术家代表获颁“中国巨匠榜导师荣誉证书”。“中国艺术众创银行”、及坐落在上海大观园左侧的“中国原创全球创意空间”揭牌,两家极具创意的机构聚集了国匠大师、行业精英和新锐艺术创业者,将以其雄厚的实力和专业高效的优质服务,为全球优...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在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由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主办,京津冀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美术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于6月8日至12日在天津美术馆举办。   故宫博物院等国宝级专家首次莅津   本次联展以“非遗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展览展示、专场演出、“新皇会”展演等三个部分,展览展示部分汇聚了京津冀三省市及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的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论坛
  随着著名制片人方励的一跪,原本不被关注的小众题材电影《百鸟朝凤》成为近日热词。这部反映西北土地上新老两代唢呐匠人命运转乘的文艺片,在难得地展现了根植于乡土间的文化传续以外,更令人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产生反思。   影片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已日渐渗透到那片原本淳朴踏实的黄土地上,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逐步走向衰落瓦解的边缘。面对洋乐队所代表的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老一代唢呐班主焦三爷一声令下,带领...
查看更多
论坛
印度穆巴拉克普尔织艺织工在织布   编者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传统工艺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国际培训”日前在广东深圳成功举办,会上来自亚太地区多国非遗领域的代表,深入探讨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的有效传承与发展方式。本文为全印度艺术家及手工艺者福利协会执行主任玛德胡拉·杜塔介绍印度传统织艺的发言摘要。     印度有很多艺术家和艺术品,但是有很多的实践还不完善。我做了一些案例分析...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6月2日上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 2016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武生泰斗王金璐 《八蜡庙》中扮演褚彪   记者从中国戏曲学院获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金璐,于6月1日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6周岁。   王金璐1919年生于北京,1931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专工武生。曾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1947年参与组织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友剧团。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上海京剧院演员...
查看更多
地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