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一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花鼓戏《桃花烟雨》剧照    1953年5月,18名文艺工作者组成湖南花鼓戏演出队,他们被戏称为“十八罗汉”,也成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最初的生力军。65年来,这支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创作、改编、移植剧目达200多个,排演的剧目夺得全国舞台艺术类奖项中几乎所有的奖项。    作为长沙花鼓戏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2012年,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更名为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繁荣花鼓戏创作、培养花鼓戏艺术人才的同时,扛起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的大旗,为新时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现代沪剧《红梅颂》剧照    每三年新创一至两部贴近时代、反映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原创剧目,每年新创或复排折子小戏一台;每年演出总场次不少于150场,其中送戏下乡的公益演出100场……“一团一策”改革实施以来,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的创演目标更明确了。    2015年,上海对市级文艺院团全面启动“一团一策”改革,通过出台特色化、切中实际的政策,逐渐释放院团的艺术生产力和发展活力。    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原为宝山沪剧团,发展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世代传承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是以“讲古”方式记录北方民族生活与情感的叙事文学,是吉林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之一,吉林省抢救满族说部的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扶持下,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对满族说部采取全面的保护措施,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满族说部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2009年相...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现场 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在延安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同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有关负责同志,以及西部地区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
查看更多
论坛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一直延续至今。它集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并以特色鲜明的刻纸、针刺和料丝镶装技艺区别于全国其他地区的花灯,极富文化和审美价值。花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丰富而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2006年,泉州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受现代化进程与市场化经济的多方影响,泉州花灯的发展空间正逐步退缩,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该项目的保护与传...
查看更多
人物
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木版水印) 魏立中     以木为纸,以刀为笔。从每一个细节中,观照自己,留意内心的每一点领悟,这便是木板水印传承人魏立中的生活哲学。30年来,他坚守传统技艺,坚定复兴梦想,从恢复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到创立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再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魏立中一直在中国木版水印优秀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nb...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全国百名非遗工作者研讨非遗保护合作 非遗保护正凝聚区域合力11月3日上午,非遗保护区域合作交流会议在佛山举行,来自广东、广西、湖南、香港、澳门等地的100多名非遗工作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共同研讨非遗保护合作发展大计,展望非遗保护交流区域合作的美好前景。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陈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永庆坊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介绍了广东传承保护岭南优秀历史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做法和体会。今年7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21期:2018年10月22日—11月4日 本期信息一览: ▲ 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活动在陕西举办 ▲ 河南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座谈会在洛阳召开 ▲ 福建评出首批25...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根据《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近日,河北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省共有258人入选。至此,河北省已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77人。此次入选的代表性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非遗十大类别,年龄最大的为现年81岁高龄的廊坊霸州市火神信仰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王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