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满族说部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      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先民自古就在这片广袤、美丽而神奇的沃土上繁衍生息。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口耳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满语称“乌勒本”(ulabun),汉译为传或传记。其形式与内涵迥异于听讲普通民间故事,多由族中长者漱口焚香宣讲,常配以铃鼓扎板,夹叙夹唱,意在说“根子”、敬祖先和颂英烈,听者谦恭有序,分外虔敬。满族说部植根于满族及其先民讲古的习俗之中,考其源,盖出于满族氏族对先代英雄...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澄海地处粤东韩江三角洲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自古文风极盛,源于古代隐语、斗智炫巧的灯谜活动在当地有着较长的历史,至明清时代发展为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文化。澄海灯谜中保留了宋代临安“击鼓猜射”的传统开猜形式,独具特色。此外还有“送谜标”、“猜谜母”等民俗形式,使用的创作法门达二十余类,谜目有数百种。   如今,澄海灯谜已是当地节假日娱乐和专题宣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文化项目,且成为联结国内外乡梓情谊的文化纽...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北票市      辽宁省北票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人文遗存比较深厚,民间文学的蕴藏丰富。1984年,北票市文化部门编辑了民间故事集《吐默特的歌声》。1985—1987年,在国家重大人文科研项目“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中,编辑了五十万字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北票资料本》。其后,北票市还陆续编辑了《北票民间文学选刊》。2004年,北票市文化馆退休干部郭丰久自费编辑印刷了民间故事集《桃花山的传说...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民间文艺家协会      哈萨克族达斯坦包括神话、传说及内容丰富的生活故事等,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最受人喜爱的文学种类,其创作与哈萨克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主要分布在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28个县内。哈萨克族达斯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多以叙事为主,传承的诗歌较为古老,是哈萨克族人民在节日、聚会、婚礼等喜庆日子里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它是哈萨克族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了哈萨克族的社会状况与民俗风情...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      哈萨克族达斯坦包括神话、传说及内容丰富的生活故事等,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最受人喜爱的文学种类,其创作与哈萨克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主要分布在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28个县内。哈萨克族达斯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多以叙事为主,传承的诗歌较为古老,是哈萨克族人民在节日、聚会、婚礼等喜庆日子里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它是哈萨克族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了哈萨克族的社会状况与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达斯坦涵...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      哈萨克族达斯坦包括神话、传说及内容丰富的生活故事等,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最受人喜爱的文学种类,其创作与哈萨克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主要分布在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28个县内。哈萨克族达斯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多以叙事为主,传承的诗歌较为古老,是哈萨克族人民在节日、聚会、婚礼等喜庆日子里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它是哈萨克族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了哈萨克族的社会状况与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达斯坦涵...
查看更多
卢沟桥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卢沟桥传说,是八百多年来在民间口耳相传,围绕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西门外的卢沟桥产生的种种传说,主要流传于卢沟桥所在相关地域,即今天北京市丰台区和永定河流域,随着历史发展,传播地域日渐广泛,更是辐射至全国,甚至远播韩国、日本及新加坡等国家和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 卢沟桥传说的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关于卢沟桥来历和兴修过程的,关于卢沟桥典型构件系列的,关于“卢沟晓月”等卢沟桥附属景观的,关于“卢沟桥事变”二十九军血战日本侵略军的,还有与卢沟桥相关联的传说等五大...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陈三五娘传说讲的是泉州陈三因送哥嫂赴广南上任,路过潮州,在元宵灯会偶遇黄五娘,彼此一见钟情,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陈三五娘传说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大致可分四类:一是发生在五娘家乡潮州的故事;二是发生在陈三家乡泉州的故事,即陈三五娘私奔泉州后,被官府捉拿、坐牢的故事;三是关于陈三兄长陈运使和五娘婢女益春的故事;四是相关遗迹“青阳室”“倒榕”“陈三坝”等的故事。 陈三五娘传说已成为多种文艺形式创作的题材,已知的有口头讲古、歌仔册...
查看更多
骆驼泉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骆驼泉传说是讲述800多年前,撒拉族先民从中亚举族东迁,牵着骆驼历经艰辛,最后选择循化地区作为繁衍生息之地,和当地各兄弟民族友好相处的传说。该传说主要在撒拉族人世居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贵德县、西宁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地世代流传。 相传在元代时,中亚土库曼斯坦的撒尔赫斯地区有尕勒莽、阿赫莽两兄弟,在族人中很有威望。撒玛尔罕国王对他们非常忌恨,几次想置他们于死地。于是,他们告别故土,率领170户族人向东进发,牵着白骆驼,驮着古兰...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回族民间故事是回族民众集体创作、世代相传民间文学表现形式。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固原市泾源县是该遗产项目的主要流布区域之一,全县4乡3镇109个行政村都有回族民间故事流传。 泾源回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类故事如人祖阿旦、阿旦和好娃、真主造人等;史事传说故事,如回汉自古是亲戚等;人物传说故事,如穆罕默德、郑和、柳毅传书、魏徵梦斩泾河老龙、胭脂女、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广成子与白云寺、济公修行延龄寺等;此外还有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笑话故事、动物故事等。这些故...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