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明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瑶族,1956年11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田林瑶族铜鼓舞)代表性传承人。田林县平山瑶族铜鼓舞第十二代传承人,出身于瑶族铜鼓舞传承世家,从小跟随陆亚乃、文述等艺人学艺。完整掌握田林瑶族铜鼓舞从祭鼓到具体舞段的核心技艺,传承竹琴舞、八仙舞、祝寿舞等瑶族传统舞蹈中濒临失传的动作,古朴自然、舞姿轻盈、风格独特,还擅长吹奏八仙曲和长短号等乐器。带领村民学习铜鼓舞演奏表演并多次外出展演,不断扩大瑶族铜鼓舞的社会影响力。
查看更多
在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53年6月生,湖北省巴东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光富传习撒叶儿嗬,参加民俗活动场次数以千计,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因技艺高超,常受邀到周边地区展演,有“撒叶儿嗬鼓王”之美誉。多次在全国级少数民族艺术大赛和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积极授徒传艺,徒弟中有谭学聪、谭平安等后起之秀。
查看更多
钦添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2月生,广东省南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16岁开始参加村里组织的狮队,掌握传统醒狮武术和洪拳等,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表演与比赛,逐渐成为狮队的主力和组织者。1998年,带领狮队进驻飞鸿狮艺武术馆表演。2000年,担任中联龙狮武术协会会长和总教练,并建立龙狮训练基地。带领的中联龙狮武术协会是中国第一支职业化的狮队,曾多次代表市、省、国家参加国际醒狮比赛和国内外交流并获得优异成绩,已培养超过两千名国...
查看更多
杨印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6月生,河北省骅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聪明好学,跟随大人们一起看扎麒麟、耍麒麟,耳濡目染,喜欢上了麒麟艺术。18岁开始向当地艺人学习麒麟舞,并师从吴宝安学习麒麟扎制手艺。悟性高、肯钻研,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在多年的扎制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麒麟扎制技巧,使麒麟头部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能自己设计图纸,根据麒麟的高矮确定各部位的比例尺寸,确保稳定平衡。还改进扎制用料,将纸糊改为丝绸,延长了麒麟的使...
查看更多
韩奎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朝鲜族,1925年11月生,2012年2月去世,辽宁省铁岭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朝鲜族农乐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能歌善舞,才艺出众,23岁师承朝鲜族民间艺人金商喆,学习传统朝鲜族农乐舞的基本动作和程式。擅长演奏小锣、长鼓等伴奏乐器,会制作仙鹤、稻谷、玉米、辣椒、豆等道具,还在传统纸浆面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出纸糊面具,使农乐舞的面具别具一格,颇具特色。一生致力于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弟子李永浩已继承其全部舞蹈技艺,并成长为朝鲜族农...
查看更多
焯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6月生,2017年11月去世,广东省中山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醉龙)代表性传承人。8岁起即随祖父万英学习龙狮武术,后随父亲干南深入研习龙狮技艺。融汇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运用醉拳的套路,结合醒狮的舞步进行表演,凸显酒醉后舞醉龙的形态,达到“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的神奇境界。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丰富表演经验,技艺全面,造诣甚高。在当地社区悉心传授年青一代醉龙舞表演技艺,积极推动醉龙舞的传承与发展。
查看更多
艾日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48年1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斯尔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音乐世家,祖父拉格瓦罗木是寺庙乐师,父亲班吉拉嘎齐是当地著名的民间艺人。自幼师从父亲和师父扎木彦苏荣、宾巴等人学习察哈尔传统器乐合奏阿斯尔,系统地传承了阿斯尔的全套曲目和演奏技法。在从事文艺工作近五十年时间里,一直搜集、整理、研究阿斯尔艺术。多年来,经常为锡林郭勒盟各专业文艺团体和社会阿斯尔乐团进行辅导培训。2013年率镶旗阿斯尔艺术团参加第五...
查看更多
照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黎族,1955年7月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在父亲组织的“八音队”里学习二胡、唢呐等乐器。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钟情于本民族的传统乐器。经常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悉心发掘和整理各种传统乐器和器乐曲,努力学习和探索演奏技巧,直至能够娴熟地驾驭各种黎族乐器。所创作和演奏的器乐曲,多次获省、市文化部门的奖励。长期在中小学校和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中传授黎族乐器演奏技艺。2008年,个人专辑《鼻萧声...
查看更多
汪道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9月生,湖北省鄂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艺术(鄂州牌子锣)代表性传承人。鄂州市城区东门牌子锣班社第四代传人,1966年拜宋兰阶、赵少富为师,学习锣鼓技艺,后又跟随汪克健、汪自新学习曲牌。通晓曲牌一百余个,精通各种文、武场乐器演奏,是鄂州牌子锣队伍的掌扦人。吹打节奏明快严谨、变化多样、悠扬流畅。带领班社参与周边地区红白喜事、庆典、宗教祭祀等民俗活动数千场次。弟子遍布鄂州城乡、石城区及大冶三地,成为鄂州牌子锣班社中最有影...
查看更多
李富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9月生,河南省武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河号子(河号子)代表性传承人。出身河工世家,河号子第三代传人,学习传承河号子至今已有三十多年。1981年到武陟第一河河务局工作,同时随祖父李建荣(著名老河工)系统学习防汛抢险技术及河号子。1988年进河职工大学,进修工程测量专业。2011年调至河南河河务局人才中心,学习研究河历史、文化和防汛抢险技术,传唱河号子。对河下游沿岸的号子进行挖掘、分析、整理和充实完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