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黄
德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8月生,四川省九寨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坪曲子代表性传承人,原九寨沟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自幼跟随父亲
黄
元生、叔父
黄
金文学习南坪曲子。在全面系统掌握传统技艺及传统曲目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特色,深受当地民众喜爱。长期致力于南坪曲子的演出、资料收集和后继人才的培养。收集、整理濒临失传的南坪曲子三十余首,改编、创作作品二十余首。参加各类展演活动二百余次,曾多次赴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演出并获奖。其主创并参演的作品《因为有你...
查看更多
付大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河南省商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1965年起跟随祖父、父亲学唱信阳民歌,经过几十年的艰苦磨炼,掌握了信阳民歌的发声、演唱等技艺。1990年,组建商城县双椿铺镇“八月桂花遍地开”民歌演唱团并任团长。演唱的山歌、情歌、仪式歌、号子有三百多首,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信阳民歌演唱风格,代表作《俺跟二哥隔道墙》《新做塘埂二面光》《栽罢
黄
秧去瞧妻》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播放。经过五十多...
查看更多
刘英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0月生,广东省台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音乐代表性传承人。上小学时便跟随民间艺人学习广东音乐的乐器演奏,中学期间任越华中学业余艺术团竹笛手,后来参加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任竹笛演奏和编曲。1970年至1981年,任台山粤剧团竹笛兼单簧管、二胡、三弦演奏。在为戏剧音乐伴奏的同时,为粤剧剧目配器,其间先后随演奏家陈添寿、陈哲深学习箫笛演奏。1974年在广东人民艺术学院跟随王进、
黄
金城等学习乐器演奏,并系统学习音乐理论,深刻理...
查看更多
贾福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36年12月生,贵州省从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讲侗族民间故事和学唱侗歌,10多岁就登台演出,后开始学习编侗歌、编侗戏,至今一直在小
黄
村传授侗歌、侗戏并编歌、编戏。掌握传统侗歌近两千首,自己新编侗歌二百六十首,创作侗戏二十多部,代表作有《甫贯》《买田》《巧罚奸商》《偷鸡》等。根据民间故事所改编的侗戏《甫贯》《巧罚奸商》至今仍在侗族村寨广为流传,久演不衰。培养了两百多位徒弟,许多人已成为当地...
查看更多
尚生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52年1月生,湖南省桑植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民歌代表性传承人。4岁起跟家族长辈学习桑植民歌各项技能。后被招进县文艺宣传队,先后师从数十位被当地誉为歌师傅的民间艺人,全面掌握了桑植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花灯调、风俗歌、礼仪歌、傩腔等民歌三千多首。多次在湖南省组织的比赛中获奖,并于2015年赴德国参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感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每年在桑植县党校干部培训班上教唱桑植民歌。所带学生有
黄
道英等数十人,三十多...
查看更多
达瓦桑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3年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镶
黄
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父亲苏达那木是当地著名的民间歌手,从小聆听父亲演唱《前世积福》《铁青马》等察哈尔风格的长调民歌,学习和传承了大量的传统蒙古族长调民歌曲目。1972年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今内蒙古艺术学院),师从长调教育家昭那斯图系统学习长调理论和演唱技巧。1975年分配到内蒙古歌舞团,其间又得到了长调艺术家哈扎布的指导。在昭那斯图、哈扎布两位长调艺术家的熏陶和影响下...
查看更多
俄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3年6月生,青海省刚察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药阿如拉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岁时从
黄
南州卫校藏医班毕业并留校任教。先后在海西州蒙藏医院、青海省藏医院、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每年深入藏药材产地炮制藏药,是青海省藏医院国家级特色专科——胃肠科首席专家。主要论文有《简述藏医对饮食与健康的认识》《藏医治疗赤巴病概述》《藏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等。坚持开展药材的野外辨识培训和药材炮制技艺传授,使学员的藏药材...
查看更多
李先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3年9月生,青海省贵德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医药浴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藏医主任医师。22岁毕业于青海省
黄
南州卫校。青海省藏医学科和藏药炮制学的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医院评审专家,任《中国藏医药》杂志编委。制定《藏医药浴诊疗规范和技术标准》《藏医药浴病历书写规范》。牵头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院建设项目,参加科技部攻关项目“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研究”、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西部专项课题“金诃甘露药浴...
查看更多
石仰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3月生,2015年12月去世,江苏省无锡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石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石氏伤科疗法第四代传人。师从父亲石筱山学习中医伤科及针灸、外科,并随
黄
文东攻读中医经典著作及中医内科。诊治强调气血兼顾,内外结合。创立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的治病思想。诊疗上强调筋骨损伤三期治疗,用药方面注重内外兼顾,整体调治,善于以损伤为主结合体质、兼邪,辨...
查看更多
李成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10月生,河南省沁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种植与炮制四大怀药,参加工作后仍利用业余时间随父劳动。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实验,在垆土地进行高产实验,亩产达2226.5公斤,是一般大田产量的近三倍;利用作物相生相克的原理,解决山药、地
黄
的重茬连作问题;培养驯化的山药新品种在垆土地种植单株可达2~3公斤;成功地将太行山悬崖上的石菊移植驯化,取名“怀庆崖菊”。除向其子李茂青、孙子...
查看更多
1
351
352
353
354
355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