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保护内忧外患:传承机制不明
2010.07.02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内忧外患:传承机制不明 中国非遗保护面临“内忧外患” 京城6月,京西大觉寺,明慧茶院,表演者龚一正在弹奏《潇湘水云》。 时值第六届古琴会,作为古琴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他还带来了《流水》、《捣衣》等名曲。一同献曲的还有龚一的开门弟子陈雷激、琴歌演唱...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娘本的唐卡艺术之路
2010.06.29
人物
“非遗”传承人娘本的唐卡艺术之路 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娘本 200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批准了7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青海省
黄
南藏族自治州的“热贡艺术”名列其中。热贡,这一孕育了700年热贡艺术的热土,被世界所认识。 今年38岁的娘本,就出生在“户户有画师,人人...
查看更多
昆曲,两岸共同的文化传承
2010.06.29
专题报道
昆曲,两岸共同的文化传承 台湾昆剧团版《风筝误》 2005年到今年2010年的“昆剧名家汇演”,我们共制作了25场昆剧演出。都以台湾昆剧团的团员为班底,前4届曾与大陆昆剧界名家如华文漪、蔡正仁、顾兆琳、刘异龙、梁谷音、计镇华、岳美缇、张铭荣、张静娴等进行了愉快的合作,这些名家都是今日国宝级的表演艺术家。今年台湾昆剧团、浙江昆剧团联演,以青年、中年演员为主,他们风华正茂,另有一番气象。 5月27、28日是折子戏专场。折子戏是昆剧的精华,经过历代艺人...
查看更多
砖雕工艺传承面临困难
2010.06.29
专题报道
砖雕工艺传承面临困难 早已过下班时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个砖雕加工厂里,39岁的砖雕工匠杨进才仍专心地雕刻着。和他同一个车间的工匠也没因下班时间已过而停下手里的活。 这样的场景,对砖雕工艺复兴是好事。 砖雕复兴 临夏砖雕,源于宋金时期。砖雕是在精选烧好的青砖上,以切、勾、削、凿等手法雕成花卉山川等,拼装之后装饰在房屋的砖柱台座、门庭影壁上,是当地河湟文化主要代表之一。 因其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2006年砖雕工艺被列入国...
查看更多
关公信俗影响千年 “万能之神”究竟该庇护谁?
2010.06.29
专题报道
关公信俗影响千年“万能之神”究竟该庇护谁? 千余年来,关公信仰文化兴盛不衰,折射出普通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5月25日,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关林比热闹的关林镇多了几分凉意,关林景区管理处会议室内,郭挺彩处长正在传达今年6月关林关公神像赴闽台交流活动的事宜。“闽台地区的关公信徒众多,这次活动要先在福建泉州、漳州、晋江、石狮关帝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游,而后应台湾关圣帝君弘道协会的邀请,在台湾进行为期一年的巡游活动。”郭挺彩处长说,闽台人对关公信俗十分虔诚...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十三)
2010.06.25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十三) 编扎 编扎是借天然材料的柔韧性成型的一种传统工艺。凡是利用竹、木、藤、柳、草、麻、葵、玉米皮、麦秸、羽毛等一切可用原材料编扎成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的器物,都属于这类工艺美术。 编扎技艺是普通劳动者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结果。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质感,材料的性质中已包含器物的形式和功用。巧手编扎形成的器物既可以是朴素的生产工具、日用器具、食具和家具,也可以是很高雅、很别致的扇子...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十二)
2010.06.25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十二) 金作 狭义的金作单指利用
黄
金的可熔性和延展性打造成相关器物的工艺,广义的金作包括对银、铜、锡等贵金属的加工利用工艺。 金作有铸造、捶揲、花丝、镶嵌和錾刻等主要工艺,花丝和镶嵌是其中的核心技艺,又名“细金工艺”。传统花丝镶嵌产品多为皇家贵族专用的头饰和...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十一)
2010.06.24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十一) 雕镌 雕镌是通过对硬质材料进行有选择性地部分剔除,从而完成形象塑造,形成富有装饰情趣的工艺品的做法。木雕和竹刻工艺是远古先民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工艺品类,在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建筑中的大梁、门扇、屋椽、窗格、栏柱,乃至室内陈设的家具上都...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十)
2010.06.23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十) 端砚制作技艺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
黄
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所用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
查看更多
巧夺天工(九)
2010.06.22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九) 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寿山石晶莹滋润,品种繁多,是上等雕刻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的特点。 寿山石雕技法丰富多样,精湛圆熟,在发展过程中广纳博采,融合了中国画和民...
查看更多
1
459
460
461
462
463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