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6 星期一 农历八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75)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32)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精神的“文物”留住
2011.08.19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精神的“文物”留住 苑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1958年出生,男,山东省齐河县人。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民俗学博士。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民俗学、文化遗产学、韩民族文化源流及昆仑文化研究。1990~ 1992年受东京都立大学邀请,任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从事中日韩远古文化比较研究,兼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院非常勤讲师;1994~1995年赴韩,受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邀请...
查看更多
皮影与木偶有你不知道的真相
2011.08.19
专题报道
皮影与木偶有你不知道的真相 关于皮影和木偶的新闻最近很热。一边是申遗、进博物馆,成为拍卖会上的抢手货;一边巡演、拍影视剧,化身传统中国动漫的现代代言。有千年历史的木偶穿越古今,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既古老又时尚。 在收藏市场上,皮影和木偶更是日益受到中外藏家的青睐。一个清代的皮影人头,估价为3000元到5000元;一个宫殿造型的明代皮影单品,也可卖到8万元到10万元。比五六年前上涨了5倍到10倍。在一些拍卖会,高价的皮影和木偶也屡见不鲜,一套清...
查看更多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春天的味道"
2011.08.18
专题报道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春天的味道”李舫 今年6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部从酝酿到出台花费近10年时间的法律,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 作为21世纪我国文化领域出台的第一部法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区分开来;首次明确了传承人的“退出机制”;规定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并尊重其风俗习惯,侵犯且造成严重...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的创意开发――以嘉兴市端午习俗为个案
2011.08.18
论坛
非物质文化的创意开发——以嘉兴市端午习俗为个案 林玮 在创意城市的建构过程中,你会“不断体会到文化遗产与传统的力量。文化遗产使我们与历史及共同的记忆相连,它让我们的存在感有所依归,并能提供洞见来源,以帮助我们面对未来”。 笔者认为,在创意城市建设中,文化扮演着核心角色,而非物质文化又是创意的重要表现。 文化与经济结缘 嘉兴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工业城市。从构建创意城市的角度看,嘉兴具有两种优势资源:一是发达的地方经济与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企业集聚效...
查看更多
海南保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2011.08.17
其他新闻
海南保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秋梅在教当地妇女织锦。尹海明 摄 保亭是海南南部山区的一个黎族苗族自治县,这个总人口仅约16万的小县,却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宝库”,汇集着4个国家级“非遗” 项目、4个省级“非遗” 项目。 近日,记者走进保亭县城,看到街头建筑装饰多是民族图腾,体现出浓厚的黎苗民族文化氛围。在紧邻县城的番道村,“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省级代...
查看更多
传统音乐文化视野中的“胜芳现象”
2011.08.17
论坛
传统音乐文化视野中的“胜芳现象”项 阳 内容提要 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四次到胜芳古镇,对这里积淀的与诸种音声形态相关的民间礼俗进行考察。这是一片已经富裕起来的土地,当地的人们热爱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所以能够使得传统在这片土地上有较好的生存空间。本文对于这种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依然有较好传承与发展的“胜芳现象”进行辨析,试图把握其深层文化内涵。 关键词 经济与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积淀 传统文化认同 音声形式与功能礼俗的相须为用 胜芳现象...
查看更多
转刀雕技创新奇 ――记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
2011.08.17
人物
转刀雕技创新奇——记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 汪天稳的皮影作品汪天稳 汪天稳,魁梧敦实且腼腆少语,是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却有一双能与巧媳妇相媲美的手。只见他伏于桌案,左手转动牛皮,右手执刀雕刻,一件皮影精品便脱影而出。汪天稳是陕西皮影协会主席,也是著名的皮影艺术雕刻鉴定专家、陕西省级非遗项目华县皮影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投师必受苦中苦, 入门要练三年功 汪天稳,1949年生于陕西华县,由于幼时极喜牛皮影子,12岁时被著名皮影雕刻大师...
查看更多
华阴老腔:人影比皮影精彩
2011.08.17
专题报道
华阴老腔:人影比皮影精彩 老腔乐器排练
黄
河壶口瀑布边上的老腔表演 “伙计们,都准备好了吗?”“好了。”“抄家伙,曳一板。” 沙哑的吼声还在回荡,台上的11个人就动了起来。一时间,锣鼓声、月琴声、二胡声、梆子声、喇叭声、铃铛声、木头敲击板凳的声音,声声入耳。 63岁的张喜民手执月琴,引吭高歌。唱到高潮,其余10人齐声附和。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连绵不绝。 比张喜民小两岁的张四季,把手中的烟袋锅子插在后脖子,抡起一条长凳,窜到台前,将...
查看更多
依法保护 重在传承――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
2011.08.16
论坛
依法保护 重在传承——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 杨春 依法保护 重在传承 文化部近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的机会。 市场经济的大潮带动人口流动,传媒技术的进步,使很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临着传承危机:基本传播对象流失,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
查看更多
后申遗时代福建土楼现状调查(上)
2011.08.15
专题报道
后申遗时代福建土楼现状调查(上)谁来保护非“世遗”土楼未被破坏前的诏安县秀篆镇大坪村半月楼。
黄
汉民 供图如今的半月楼,楼内空地上和楼墙外,已崛起了一座座红砖白瓷的新建筑,周围的不少树木也遭到砍伐。
黄
汉民 摄漳州市华安县齐云楼是目前发现的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居民已经全部迁出,采取了“冻结式”保护方式。马子雷 摄位于平和县九峰镇
黄
田村的景云楼,正门的土墙已经部分倒塌。马子雷 摄咏春楼门口搭起了猪圈,由于污水长期渗入地下,导致楼基下沉,墙体倾斜。马子雷 摄...
查看更多
1
459
460
461
462
463
5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