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在两种对照性背景中检视非遗训练的价值:以非洲南部和美国为考察点
论坛
摘要:高等教育视野中的非遗,除了通过训练文化工作者来有效、合乎伦理地制定文化保护策略外,还可以通过课程和教学延伸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指导。梳理非洲南部赞比亚、马拉维和美国的非遗教育状况可知,必须挑战与非遗有关的现有定义和学科结构,以消除在体制结构、课程体系以及学生或教授的准入门槛中深藏的殖民遗风。 关键词:非遗界定;非遗教育;非遗训练 本文的写作,是基于笔者在过去24年间对非洲南部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所进行...
查看更多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乡村振兴
专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成为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并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其中。与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同步,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工作。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国的乡村文化与村民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生态链条,传承、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文物建筑与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湖北武汉:形成非遗保护事业的 “江岸模式”
专题报道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日前,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项目荣膺“国家级”,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近年来推动非遗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自2016年《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江岸区从制定规划、落实政策、保障经费、建立体系、倡导社会化传承、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江岸模式...
查看更多
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调查工作培训会在兰州举办
地方新闻
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调查工作,7月8日下午,由文旅部非遗司支持,甘肃省文旅厅委托兰州文理学院实施的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调查项目执行团队培训会在兰州举办。兰州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普登学、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同志参加并发言,兰州文理学院非遗智库负责同志主持会议。 培训会介绍了兰州文理学院自承担该项重点任务以来所开展的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等,并由相关专家围绕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
查看更多
2020年度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论坛
【摘要】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为新冠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贡献力量,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形成新的发展格局。部分省市出台支持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政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典型案例突出,多部著作出版,传播平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线,宣传片发布,成功举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等学术活动。总结取得成绩的同时,找准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有利于促进中医药非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
第三届吉林非遗节演出板块落幕
地方新闻
原标题:细腻江南风 清爽吉林夜 第三届吉林非遗节演出板块落幕 7月7日,上海评弹团携《“江南风”评弹演唱会》亮相精彩夜吉林·2021消夏演出季,并作为第三届吉林非遗节的压轴演出场次,在长春文庙广场上演。 此次吉林之行,上海评弹团集结了团里的骨干演员,节目内容融汇了评弹传统经典曲目和现代作品。经典如弹词开篇《妙玉》《空城计》《剑阁闻铃》、弹词选曲《妆台报喜》等,充分展示了江南文化的细腻温婉;近年来常...
查看更多
甘肃非遗出彩蝶变的背后
专题报道
今年6月,甘南锅庄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已建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现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有83项非遗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市州级、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493项、2107项、5241项; 全省认定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区级非遗传承人分别达68名、61...
查看更多
羌族非遗展开绚丽画卷——聚焦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四川省)建设成果
专题报道
中国古羌城“羌年”庆典现场   (供图:茂县县委宣传部) 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四川省)名列其中。自2008年10月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经历了从规划制定到平台建设,从精神家园重建到乡村振兴,从抢救保护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向正式成为保护区的蜕变。 保护:探索灾后重建的成功经验...
查看更多
五部门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
要闻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方案》指出,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的重要举措。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
查看更多
非遗成广东文旅蝶变新契机
专题报道
广东余荫山房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供图:番禺区非遗保护中心) 南粤又增1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时尚、多样的非遗旅游线路大受年轻人欢迎 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广东近日又添喜讯:今年6月,广东新增1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各地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指出了更明确的路径及目标。目前,广东正如火如荼地围绕全省各项非遗资源进行文旅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