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90)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171)
清单
(115)
资源
(6)
学术
(90)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多彩非遗,美好生活——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昌隆重举办
2018.06.04
地方新闻
2018年6月1日至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由江西省文化厅主办,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江西省美术馆、各设区市文广新局承办,各设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多彩非遗,美好生活——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省美术馆隆重举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小琳宣布活动开幕,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虹致辞,活动开幕式由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主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
查看更多
古腔新论说青阳——2018年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纪实
2018.06.01
专题报道
研讨会现场 2018年5月23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新落成的青阳腔博物馆,并与青阳县有关领导及各界人士一同观看了青阳腔折子戏《贵妃醉酒》《出猎·回书》《窦娥冤·送饭》《拜月记》《百花赠剑》、岳西高腔《龙女小度》等剧目片段及新编青阳腔唱段《轻歌慢舞唱青阳》的现场演出。 23日下午、24日上午连续举行了两场研讨会,分别由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春荣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主持。青阳县朱凤英副县长致欢迎词指出,这次会议是青阳腔传承与发展中神圣的历史...
查看更多
对传统戏剧传承保护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8.05.31
论坛
摘要:本文涉及对非物质文化核心理念的理解、对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属性的认识、对传统戏剧传承保护特点的看法等问题,既是作者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实践的体会,又是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刘文峰(1953-),男,山西临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推荐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100029) 200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接受了申报昆曲为人类...
查看更多
千年腔调 穿越古今——走近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
傩
戏
2018.05.25
专题报道
铁公老师面具孟姜女面具 琴童娘子面具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永柏(右)表演“开红山” 1987年,以贵州德江
傩
面具为主的“贵州民族民间
傩
戏面具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轰动京城艺术界。德江
傩
戏由此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2006年,德江
傩
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德江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多年来,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德江
傩
戏,当地政府修建了
傩
戏陈列馆,打造
傩
戏舞台,希望更多人了解和认识
傩
戏。目前,德江...
查看更多
手工艺中易读错的40个字
2018.04.26
专题报道
手工艺,有技艺与情怀,在这之外,其实还有许多识文断字的功夫。喜爱手工艺的你,是否对这些与地域、传统、习俗等有关的文字都了如指掌呢?手工君整理出了40个与手工艺相关的字,你都能读对吗? 一、女红(gōng)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二、夹缬(xié)中国最古老的“三缬”(绞缬、蜡缬、夹缬)之一,将织物夹持于镂空版之间加以紧固,将夹紧织物的刻板浸入染缸,刻板留有让染料流入的沟槽让布料染色,被夹紧的部分则保留本色。三...
查看更多
多彩民俗闹元宵
2018.03.02
专题报道
台江舞龙嘘花(摄影:粟周榕)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众多精彩非遗进行展演展示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一天我国各地节庆习俗颇多,家人团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舞龙狮、放焰火,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营造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今年元宵节期间全国各地组织了一系列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非遗等民俗活动,给百姓送上一道道优秀传统文化大餐。 浙江 正月十五做“春福” 元宵佳...
查看更多
贵州“雕
傩
”大师王国华的文化自信
2018.02.26
专题报道
春节刚过,在贵州省德江县枫香溪镇长征村,人们还沉浸在轻松喜庆的氛围中。而“雕
傩
”大师王国华,已经迫不及待谋划开年后的工作:7名工人开始上班了,年前欠客户的200面
傩
面具的“账”,要赶在20天内“还”上。 王国华雕刻的
傩
面具,通常在表演
傩
戏时戴在头上。
傩
戏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以消灾祈福保平安为目的。地处贵州东北部的德江县,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傩
戏),德江
傩
戏被称作中国戏剧界“活化石”。 今年53的王国华,是
傩
面具制作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2018.02.11
论坛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国家博物馆举办“戊戌新章——国博春联展”“瑞犬纳福——戊戌新年馆藏文物展”,为首都市民献上了新春贺礼。河北新乐市的书画家们正在给群众义务写春联、送祝福。近些年来,民族传统文化经受了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面对外来洋节文化的大量涌入,如何理解、继承我国传...
查看更多
戏曲经典的永恒魅力——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
2018.01.31
专题报道
中国文化报记者(摄影:卢旭) 来自汤显祖故里江西省抚州市的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近日亮相京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保利剧院上演,获得了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此剧是抚州市继创排盱河高腔·乡音版《临川四梦》之后编排的又一出大戏。演出分《闺塾》《惊梦》《寻梦》《诊祟》《闹殇》《拾画》《冥判》《幽媾》《回生》等场次,雅俗共赏、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剧中人物个性和形象鲜明,将汤显祖原著中的两个小人物重新塑造,增强了地域特色。 盱河高腔是广...
查看更多
还原《牡丹亭》四百年前首演原貌——盱河高腔新编大戏惊艳首都观众
2018.01.29
专题报道
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剧照 资料图片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最杰出的代表作,已被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很多剧种搬上舞台,但你可听过用汤显祖家乡话唱的《牡丹亭》?日前,江西抚州精编大戏——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晋京演出,让观众领略了400年前《牡丹亭》的“原始风貌”,传承了汤翁的艺术价值,推动旴河高腔焕发光彩。“没有想到400年前的声音那么好听” 如梦如幻的舞台上,随着剧情的起伏,花儿的叶子变幻出不同的形状,反衬出人物内心情感的起...
查看更多
1
24
25
26
27
28
3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