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皮影戏在昏唱响把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年轻的琴师也有30岁了近3个小时的演出无人走开  秋凉刚刚在冀东大地落脚,傍晚的乡村弥漫着秋虫鸣唱中特有的寂寥。如果没有特别的事,家家户户在晚饭后,都会围坐在电视机旁了;但是今天,丰润张良各庄村的大喇叭骤然响了:“村民们,村民们,今晚在大队部演皮影,吃过饭后就可以过来看了。吃过饭后就可以过来看了。”不一会儿,寂静的村庄的一个角落热闹起来了。  7点半,随着一阵激越的鼓声响起,刚刚还静静地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专家纵论“非遗”保护利用:警惕破坏性保护   2010年10月1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在济南行。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祈庆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就“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合理利用各抒己见。   周和平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建设起来的共同的精神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专家:非遗保护立法层次低 需上位法协调    图为宁夏回族民间乐器哇呜、咪咪、口弦等。(资料图片)    “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这是宁夏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    宁夏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的回族民间乐器,具有独特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由于这些乐器演奏的器乐曲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有了上述谚语。但是,现在宁夏民间会演奏这些乐器的艺人已经难以寻觅。除了口弦还有部分有一定技艺的吹奏者外,哇呜、咪咪在民间已经很少有高水平的吹奏者...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亟待保护矿产资源谷泉  我在江西婺源进行歙砚田野调查多年,基本认同两个数据:一是歙砚原料龙尾石的价格,10年涨了10倍;一是最近10年龙尾石开采量,堪比过去的1000年。这两个干枯的数据,在现实生活中,代表着当地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矿产资源的破坏。比如原本在特定季节用手工挖掘的子石,现在一律改做不分时间的、用大型的挖掘设备反复挖掘。比如因为市场的开发,对歙砚的需求量突然增大,大量优质的龙尾石被粗制滥造,成为低档的旅游纪念品...
查看更多
论坛
戏曲学会龚和德、昆剧名家蔡正仁、舞美设计师刘月美谈《中国昆曲衣箱》     【主持人的话】    在昆曲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衣箱制及其穿戴规制与昆曲表演艺术一样,是昆曲演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江湖行头”,到清代宫廷戏剧史料《穿戴题纲》,以至20世纪60年代印行的曾长生的口述录《昆剧穿戴》,在这些有限和不甚完整详尽的记述中,我们可一窥昆曲历史演变中的服饰道具以及角色装扮。    【聊天实录】  [主持人]:“聆听名家,品味书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从“深锁寺院”到产业化发展    在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一些村庄“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制作和销售热贡艺术品成为农牧民重要收入来源。     为扶持传统文化,青海省成立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热贡艺术产业化。    为农牧民创收    热贡艺术属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包括唐卡、壁画、雕塑、雕刻、堆绣、建筑装饰图案彩画等形式,发祥于青海省南州同仁、尖扎一带。    在同仁县郭麻日、年都乎等村,从事热贡艺术品制作的艺人有两千余人。不到40岁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危机警报如何解除  博览会上展出热贡唐卡作品(陈沸宇摄)  第三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热贡唐卡博览会,2010年8月22日在有着“热贡艺术之乡”称号的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举行。  前几年,同仁县的热贡艺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整体艺术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质量参差不齐。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十分担忧,将其称为“繁荣背后的严重危机”。现如今,危机警报是否得到解除,热贡艺术这朵“民族文化艺术奇葩”还有哪些难题待解……日前,记者再一次走近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统的七夕是女性节日   ●爱情不是七夕的全部意义   ●“中国情人节”是对传统文化浅薄的附会   ●为什么要叫情人节,我们就叫七夕节,我们就很含蓄怎么了?   ●七夕不可能还跟过去一样,要尊重文化的常态变迁   专家学者:   孙建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萧放&nbs...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承前启后紫砂大师裴石民成就"鸣远第二"“段泥矮汉中壶”“五蝠蟠桃壶”     裴石民1892年出生于宜兴蜀山,原名裴云庆,儿时入私塾时,改名“德铭”,15岁时拜自己的姐夫江祖臣为师,开始学制紫砂壶。江祖臣字案卿,是清末民初的制壶名手,擅长仿制陈鸣远作品,也工筋囊器,并善捏塑、浮雕,所创“狮球”、“狮灯”、“狮座”系列壶存世较多,人称“狮球王”。江案卿制壶严谨,要求严格,德铭初入师门时,受其严教,苦练基础技艺。然而初期尚未完全成年的德铭童心未脱,师傅要求他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走近神秘贝叶经         虽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贝叶经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而陌生的,大家对其仍然知之甚少。   贝叶经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是什么?去贝叶经的故乡西双版纳探访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人说,它是“树叶上的傣族文化”;如果让我来概括,贝叶经是傣族人引以为傲的傣族历史上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