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2013.05.22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发布会现场。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记者从5月20日在文化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青羊区政府和国际非遗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5日—6月23日,在四川成...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临终关怀”
2013.05.14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临终关怀”王玲瑛 比如兴教寺,如果把僧人的生活保护住了,既保护了建筑,又保护了文化空间,相当于保护了一个活的传统。中国的非遗保护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一样,我们的保护是行政行为,比如京剧进校园传统武术进校园等。 “非遗”保护走过12年,如今进入“后申遗”时代 从西安兴教寺拆庙事件,学者解析我国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临终关怀”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中国非...
查看更多
陕西非遗保护传承与产业开发研究――以红拳为例
2013.05.07
论坛
陕西非遗保护传承与产业开发研究——以红拳为例 根据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陕西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创造了数量众多而又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就是植根于三秦大地的一朵奇葩。古老红拳表现出的群体性、区域性和民俗性,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陷入尴尬 老艺人惶恐:百年之后何来传人?
2013.05.07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陷入尴尬老艺人惶恐:百年之后何来传人? 严柳晴 最近,罗店彩灯传承人朱玲宝将多年的制作经验集结成册,编撰了一本读物,名叫《罗店彩灯》,装帧简单,也没有正规出版,只在罗店镇的中小学校小规模发放。老先生道出初衷:如果百年之后无传人,这本读物就是罗店彩灯留存于世的最后纪念。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如今都活跃于世:黄杨木雕的传承人陈华明最近在长桥街道开班授课,江南丝竹的传承人阮弘在校园中组建乐团。这些民间艺人的心地坦诚:如果有年轻人愿承此业,愿无保留教...
查看更多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上海朵云轩(集团)“共同建设中国非物质...
2013.04.22
其他新闻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上海朵云轩(集团)“共同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展示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我院举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上海朵云轩(集团)“共同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展示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于2013年4月16日在我院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牛根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副主任罗微,中国艺术研...
查看更多
非遗10年迷途几多?
2013.04.22
专题报道
非遗10年迷途几多?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首次较为详细地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的范围为“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世代相承
2013.04.11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世代相承 2013年4月6日,文化部、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西安开幕。类似这样的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各地举办。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目前,非遗传承还面临着哪些困难?怎样培养技艺传承人?非遗传承有哪些途径?怎样更好地将宝贵的财富世代相承?这些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杨柳青木版年画:保护好民间艺人是传承的...
查看更多
让非遗在守望传承中绽放
2013.04.07
专题报道
让非遗在守望传承中绽放 守望传承,薪火相传。获得“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的60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对传统手艺和技艺传承发展事业的热爱与付出,浇灌出中华文明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的非遗奇葩。本版特遴选推出一组文章,讲述获得“薪传奖”的文化守望建设者们的感人故事,以进一步引起社会对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王治升:传递羌族文化密码 释比因通晓羌族宗教典籍、法事技艺、天文知识、医药知识等而成为族内最有地位的人。在羌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祭山...
查看更多
刘魁立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013.04.02
论坛
刘魁立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嘉宾访谈]:4月2日14时,著名民俗专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参与。 [刘魁立]:各位网友大家好![14:07] [网友面具佬]: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国家主流的节日,总体来看,有何性质差异?[14:07] [刘魁立]:我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宗教的关系比较疏远,而西方的主流节...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活体传承的创举
2013.03.29
专题报道
“非遗进校园”:活体传承的创举陈朝霞 上林湖的传说、粉塑、工艺竹编、箍桶技艺、犴舞、蛟川走书、木偶摔跤、水火流星……这些名词让很多人感到陌生,这些植根在宁波土地上的民间文学、手工技艺、曲艺、民间舞蹈、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仿佛一段久远的记忆,与现代都市生活相隔遥远。然而,在宁波许多中小学校校园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它们所吸引,正在关注、学习、传承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切,要归功于宁波市文化部门推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1
637
638
639
640
641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