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王文章: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非遗保护
论坛
主讲人: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文化部副部长兼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出版有《艺术当代性论评》《汇真集》等,主编有《昆曲艺术大典》《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曾两次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现为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顾问,中华艺文基金会理事长。 以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
查看更多
非遗购物节预热丨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
各地风采
2020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即将来临,围绕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主题,广州市将迎来为期一个月的 “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 活动,旨在助力复工复产、展现广州文化形象、传播广式健康生活理念。 通草画为媒,带你走进广式健康生活 懂养生、爱煲汤、勤健身、会玩乐……广式生活里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 “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 将以最具广州特色的通草画为视觉媒介,以 “广式生活一天” 为时...
查看更多
非遗购物节预热丨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
地方新闻
2020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即将来临,围绕 “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主题,广州市将迎来为期一个月的 “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 活动,旨在助力复工复产、展现广州文化形象、传播广式健康生活理念。 通草画为媒,带你走进广式健康生活 懂养生、爱煲汤、勤健身、会玩乐……广式生活里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 “我哋广式——广州非遗购物节” 将以最具广州特色的通草画为视觉媒介,以 “广式生活一天” 为时...
查看更多
【两会非遗声音】田静: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中增设非遗技艺专业
专题报道
“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中增设非遗技艺专业,建议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创新时代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新局面。”全国政协委员田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项目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此次两会中,田静提出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中增设非遗技艺专业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田静。本人供图 田静表示,非遗文化离不开保护和传承。首先是保护,每个非遗项目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要沉下心对项目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技艺做深入的...
查看更多
【两会非遗声音】王怀军:建议加强中小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5000年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历史瑰宝,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如何发扬光大是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之一。国之大计,教育为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本质上说就是文化的认同与认知,构建庞大的基层群体就成为保护的关键所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必须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学校校长王怀军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的建议》。 王怀军告诉《经...
查看更多
【两会非遗声音】李绍玉:激发贫困地区非遗扶贫“内生动力”
专题报道
每年两会上,身着漂亮苗族服饰的李绍玉总是引人注目。她是荣玉民族服装厂苗家刺绣技术员,来自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这是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被誉为“世界苗乡”。 彭水苗绣以做工精细、工艺考究而著称,针法和技法有20多种,用色鲜艳,纹样多姿多彩。以前,苗家姑娘未出嫁前,都要亲手绣制一套嫁妆,每一件绣品都做工精细,每一种图案都蕴含了美好的祝愿和祈福,作品展示着苗家姑娘的苗绣技艺、渗透着姑娘的心血...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非遗函〔2020〕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
查看更多
【两会非遗声音】全国工商联:优化非遗政策,通过市场化的机制鼓励非遗传承人
专题报道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据全国工商联网站消息,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优化非遗政策引导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提案”。 提案介绍,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自2007年起,原文化部先后公布了五个批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3068人(截至2018年6月30号,已经有400多位传承人去世,在世的仅有2000多人);各省级非遗传承人有...
查看更多
扶贫路上绽放的非遗民族之花
专题报道
“非遗+扶贫”的模式,将非遗和贫困户密切相连,逐渐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扶贫路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们利用自身的技艺,带动一大批贫困户增收脱贫。她们是绽放在广西各地的非遗民族之花。 巧手“剪”出幸福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处桂北九万大山中心南麓,交通闭塞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扶贫先扶智”,贫困地区具备“造血功能”,方能斩断穷根、挖掘富源,为永久脱贫奠定稳固的基础。 该县的...
查看更多
【两会非遗声音】孙艳玲:多方合力促“非遗异地传承”实现破局
专题报道
5月21日至22日,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先后召开。数十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参会。他们深耕非遗传承领域多年,结合对于非遗保护的实践与研究,为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近期,“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公众号特别推出“两会看非遗”专题报道,敬请持续关注。本期内容看满族刺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孙艳玲如何为非遗异地传承献计献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