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枇杷露传统制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枇杷露传统制剂作为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在黑龙江省传承上百年,目前集中流布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枇杷露祖传方剂在黑龙江全省19个市40多个县广泛使用。 枇杷露祖传方剂始创于清朝末年,其创始人刘珍专治镇咳、祛痰等。方剂组成为枇杷叶、百部、白前、桔梗、桑白皮、薄荷。刘珍后人将祖传方剂深度研究,对止咳枇杷汤进行重新组方,并将该技艺代代传承至今。桑白皮辛甘性寒,善入肺中气分,泻火利水,除痰泄气,治肺气热盛、咳喘等。白前味苦微寒,功专下气,火盛痰结,治咳嗽呕逆。百部甘苦微温...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平氏浸膏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平氏浸膏制作技艺是平氏医家历代临症治疗“积症”(肿瘤)、“痨症”(结核病)、骨科等疾病的祖传制剂方法,是平氏医术、医药之精华。平氏家族,祖籍浙江,世代从医,医术精湛,后辗转至山东,辽宁奉天(今沈阳),吉林长春及其周边地区。目前该技艺流传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九台属于长白山水系,地下水含有钙、镁、钠、钾等多种天然矿物质,为平氏浸膏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 平氏祖传医学积累的丰富经验涉及临症各科,治疗方药尤以内服《消积浸膏》《化痨浸膏》,外用《如意外贴...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鸿茅药酒配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鸿茅药酒配制技艺历史悠久,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之一。鸿茅药酒始制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创始之初便为边塞百姓疗伤治病。1962年,国营鸿茅酒厂挂牌成立。2006年,企业改制后鸿茅药酒逐渐行销全国各地,还远销国外。 鸿茅药酒配制技艺秉承“融数方为一方,合数法为一法”的大方复治原则,是“走西口”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蒙、汉医药文化融合的精髓。鸿茅药酒以人参、何首乌、黄芪、地黄、红花、藿香、菟丝子、山茱萸、肉苁蓉、麝香等67味中药材,加白酒、赤糖、冰糖等辅...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点舌丸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点舌丸制作技艺这一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主要流传于山西省新绛县一带。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山西绛州城开设德义堂药铺。利用绛州商业重镇的优势,德义堂点舌丸等药品远销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四川、河北、内蒙古等地,享有盛名。现点舌丸销售已覆盖全国各地。 点舌丸,又名“梅花点舌丹”,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的传统中药,用于各种疮疡初起,无名肿毒,疔疮发背,乳痈肿痛等症。德义堂点舌丸制作技艺配伍神奇,工艺独到,技法经典。其配方由牛黄、麝香、西红花、血竭、蟾...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广誉远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是世代传承的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主要流传于山西省太谷县广誉远。广誉远创建于1541年,自创并传承着多种时疫病防治配方及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以广誉远特有技艺制作的安宫牛黄丸曾畅销于广东、福建等南方省市。同时伴随着晋商兴盛,流传到陕北和内蒙古。后经在武汉汉口、祁州(今河北安国)、禹州(今河南禹县)、广州、重庆、山东烟台、陕西西安等地广设分庄分号,经营范围遍及全国,并于1916年正式成立香港分号。目前其产品已出口至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广誉远...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金牛眼药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牛眼药制作技艺流传于河北省定州市。清康熙年间,张齐珠在定州城内十字街北路东开设张齐珠金牛眼药铺,因药铺柜台摆放木雕金漆小牛做店标,故其制售的眼药被称为“金牛眼药”。后药铺在北京市,河北省保定市、石家庄市,山东省济南市等地开设分店,金牛眼药制作技艺随之流布开来,目前销售范围遍布全国各地。 金牛眼药制作技艺组方来自张齐珠的亲传秘方,主要由张氏家族代代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金牛眼药属纯中药制剂,采用珍珠、麝香、熊胆、冰片、朱砂等九味名贵药材制成,其生产...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京万红软膏组方与制作技艺作为一种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诞生于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膏剂生产而闻名国内外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其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并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京万红软膏作为外用纯中药制剂,是国家秘密级技术保密品种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其组方由黄连、黄柏、黄芩、乳香、没药等34味中药组成,是以蜂蜡、麻油为基质,经传统特殊工艺制成的油膏剂,具有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之功效,可用于水火烫伤、烧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京万红软膏...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作为一种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起源于天津市红桥区益德成闻药庄,目前流传区域已扩大到上海、北京、山西、福建、海南、重庆等地。 闻药属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通嚏疗法,其药物和香气通过鼻腔黏膜吸收,快速进入血液,用于鼻干、鼻塞、嗅觉失灵、头和面颊痛、鼻窦炎等病症,自清代雍正时期以后又被俗称为“鼻烟”。益德成闻药产品有麝香醇、茉莉香、薄荷馨、老烟坯、本草馨等。 益德成闻药制作技艺的一个制作工期要90天以上,陈化期至少4年。烟叶主要选自山东临沂,特点为叶脉...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隆顺榕卫药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隆顺榕卫药制作技艺是在继承中医理论、汲取民间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特殊理念和丰富实践的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它起源于天津隆顺榕药局(后更名为“隆顺榕药庄”),后随其在营口、上海、香港、广州、台湾等重要商埠的分庄流布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卫药销往全国并出口日本、美国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 隆顺榕卫药制作技艺的精髓在于“猛(峻)、快、便、廉”。“猛(峻)”指敢于投料、用药量足;“快”指药物起效快;“便”指服用携带方便;“廉”指面向大众,价格低廉。卫药...
查看更多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达仁堂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天津达仁堂。达仁堂由乐达仁创立于1912年,初期曾在上海、汉口设立分号。1914年,天津创办“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转年又建立达仁堂制药厂。1917年后在中国18个重要商埠开设了达仁堂分号。2004年,达仁堂制药厂整体搬迁,落户天津现代中药产业园。如今达仁堂蜜丸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达仁堂安宫牛黄丸以牛黄、麝香、珍珠、冰片、郁金、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等多种名贵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