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将于元宵节期间开展
2012.02.01
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将于元宵节期间开展
其他新闻
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将于元宵节期间开展 2012年2月6日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文化部与发展改革委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于2月5日(正月十四)至2月15日(正月二十四)元宵节期间,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届时观众可免费参观。 第一批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
查看更多
柴慈继:做牙雕不能让心思变小
2012.02.01
柴慈继:做牙雕不能让心思变小
人物
柴慈继:做牙雕不能让心思变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象牙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柴慈继 一辈子做“减法”的柴慈继 北京的国都史已近900年,历代王朝都会从全国各地招募能工巧匠到京城为宫廷服务献艺,久而久之,形成了浓郁的“京作”地方特色。在这众多的艺术品种当中,玉器、景泰蓝、牙雕、雕漆是典型的“宫廷工艺”,它们与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一起,被誉为“燕京八绝”。本版开设的“编辑走基层之寻访燕京八绝传承人”专栏,旨在通过编辑深入一线,与“燕京八绝”传承人...
查看更多
杨坚平:潮州木雕的“学院派”大师
2012.02.01
杨坚平:潮州木雕的“学院派”大师
人物
杨坚平:潮州木雕的“学院派”大师 见到杨坚平是在北京798艺术区,其时,作为今年798艺术节的展览之一,旨在弘扬潮州木雕艺术的“杨坚平、辜柳希潮州木雕绝活神品展”,正在这里展出。 潮州木雕是我国四大木雕之一,尤以巧夺天工的镂通雕刻技艺著称,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一向以时尚前卫著称的798,发现流传近1400年的中国传统木雕艺术,并且来自遥远的广东潮州,颇让人有些意外。“是我们主动申请参加的,就...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颁牌仪式在京举行
2012.02.01
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颁牌仪式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颁牌仪式在京举行 2012年1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仪式在文化部举行,北京市珐琅厂等41家企业和单位被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称号。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副部长王文章,部长助理、人事司司长高树勋等出席仪式,并为入选首批示范基地的企业和单位颁发了牌匾。 赵少华指出,近年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文化...
查看更多
杨柳青木版年画:四百年古老工艺的传承与坚守
2012.01.30
杨柳青木版年画:四百年古老工艺的传承与坚守
专题报道
杨柳青木版年画:四百年古老工艺的传承与坚守 上午9点整,68岁的王文达老先生穿上深蓝色工作服,一如既往地拿起刻刀。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作杨柳青木版年画已超过半个世纪。 “年画”是中国百姓辞旧迎新、祈福平安的重要载体。天津杨柳青与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末,流传至今已逾400年,其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汲取中国工笔重彩画和民间版画之精华,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勾画轮廓、用...
查看更多
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完美结合
2012.01.16
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完美结合
专题报道
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完美结合 ——“福建非遗进三坊七巷”活动侧记“福建非遗进三坊七巷”活动中的霍童线狮表演 在石板铺地的坊巷内,为观看霍童线狮、莆田车鼓等精彩的民俗表演,观众们把巷子挤得水泄不通;推开叶氏民居厚重的大门,会看到寿山石雕、厦门漆线雕的传承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用手里的刻刀展示着他们的老手艺;走过精工细作的水榭戏台,一曲曲缠绵深沉的南音又如南国花香般沁人心田……这就是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的“福建非遗进三坊七巷”活动上的一个个剪影。 此次...
查看更多
2011,非遗保护走上法制轨道
2012.01.16
2011,非遗保护走上法制轨道
其他新闻
2011,非遗保护走上法制轨道 2011年对非遗保护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近8年发展的中国非遗保护开始进入成熟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公布并实施,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全国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命名,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陆续实施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的篇章。 非遗保护从此有法可依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有科学思路
2012.01.12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有科学思路
论坛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有科学思路乌丙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村镇或者街区空间规划的,应当由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专项保护规划。”这是唯一的一段“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法律条文。 在该法律没有出台之前的几年间,我国的非遗整体保护...
查看更多
年轻人不再留恋这个“老古董”
2012.01.10
年轻人不再留恋这个“老古董”
专题报道
年轻人不再留恋这个“老古董” ——陕西北张村1900多年前手工造纸技艺寻访记张欣张逢学在捣纸浆 北张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境内,为秦岭北麓、沣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这个距西安市区仅30多公里的村落,至今仍保留着1900多年前的手工造纸工艺——楮皮纸制作技艺。日前,笔者来到北张村,对这里的造纸技艺进行了考察。 与其他地区的 古法造纸术有区别 据考证,北张村造纸术源于西汉时期,“仓颉字,雷公瓦,沣出纸,水漂帘。”这首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北张村...
查看更多
中国的亭子与意境
2012.01.06
中国的亭子与意境
专题报道
中国的亭子与意境叶郎陕西西安兴庆宫沉香亭安徽滁州醉翁亭江苏苏州沧浪亭浙江绍兴兰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四面云山亭北京颐和园豳风桥亭北京中南海流水音亭北京北海公园五龙亭江苏扬州瘦西湖五亭桥北京颐和园荇桥亭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开网亭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茅亭北京颐和园谐趣园亭廊江苏苏州虎丘第三泉亭湖南长沙岳麓山爱晚亭 亭子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吏。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
查看更多
1
2192
2193
2194
2195
2196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