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广东:六大行动计划,将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头戏”
专题报道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狮舞(广东醒狮) 广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广东的非遗对内根源于中原文化,对外是海外华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文化纽带和情感纽带。在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开放包容的特点,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和发展力量。 最近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广东有中药炮制技艺(江门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等18项非遗上榜,新一批国家级“非遗名片”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涵盖广府...
查看更多
江苏:在“无限定空间”与非遗不期而遇
专题报道
初夏,在江苏常州东方盐湖城景区,游客张雪莹母女俩身着汉服,在“纸花阵”金坛刻纸非遗展馆体验了一场“指尖上的艺术”。拿着母女二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张雪莹说,“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的非遗体验项目,甚至连入住的酒店都有非遗DIY,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 东方盐湖城景区是日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25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项目之一,景区打造了金坛刻纸、烙画等非遗展馆,并配套推出一系列演艺、体验项目,让非遗巧妙融入景区。如同在东方盐湖城一样,越来...
查看更多
“画”说二十四节气·小暑丨蝉鸣声声小暑至 绿茵十里芳华始
节气资讯
《画说“二十四节气”》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 崔自默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古称季夏,中医术语谓之长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即炎热,虽热却不足称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小暑”。 小暑三候...
查看更多
“画”说二十四节气·小暑丨蝉鸣声声小暑至 绿茵十里芳华始
专题报道
《画说“二十四节气”》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 崔自默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古称季夏,中医术语谓之长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即炎热,虽热却不足称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小暑”。 小暑三候...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72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72期:2021年6月21日—7月4日 1.2021年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启动 2.“2021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项目履约报告撰写工作培训班”在京举办 3. 山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
查看更多
张静红:工夫茶遗产的边缘化和游动性
论坛
摘要: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在现代茶文化体系中呈现出游移变动的发展状态:曾被树立为中华茶艺之重要代表,也曾在相当的时期内被边缘化和淡忘,又在当代茶文化的热潮中与现代茶艺走向同质化。理解这一系列变化的关键,在于厘清工夫茶与茶艺的渊源关系,包括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茶文化的交流史。潮州每日生活的工夫茶和现代茶艺可以运用“身体感”和“仪式感”概念分别加以分析。在“身体感”概念里,每日生活的工夫茶可以被视为在地群体文化所塑造出来的身体的渴望、生活的方...
查看更多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今年4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在总则第四条关于乡村振兴需要遵循的5条原则中,提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这条原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的总体性原则,也是乡村非遗保护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只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才能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当...
查看更多
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关于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遴选结果公示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策部署,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根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川宣通〔2020〕16号),省委宣传部等7部门在全省联合开展了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遴选工作。在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申报推荐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会议审定等程序,确定以下10家单位为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接受公众监督,现将名单...
查看更多
2020年度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论坛
【摘要】在2020年度,从学术论文到学位论文,从线下座谈到线上云谈,乃至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保护实践,都呈现了我国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年度保护成就。特别是在学术成果上,一方面从全观视角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方式、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及其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另一方面从个案层面针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开学理研究。不过,数量可观的学术成果以及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依然凸显了某些不足。对此,建议在研究上不仅要注重生活呈现,也...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用传统之韵描绘当代之美
论坛
随着时代发展,蜡染的花纹已跳出仿古的窠臼,以更时尚的样貌走向市场。( 摄影:李韵摄) 【忆言忆语】 在传统工艺步入经济新常态之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适时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由原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受各项政策措施的激励和推动,近年来全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传统工艺热”。在快速发展中,传统工艺至少在以下几个...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