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弘扬黄河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23.03.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研究阐发黄河文化的内涵精髓,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铸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增强文化自信自立自强,为中...
查看更多
道法自然:中国古琴斫制技艺文化简论
2023.03.27
中国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在有关古琴与制琴的历史文献中,宋代以前的典籍强调参悟天道,尤其重视法度和实践意义;明代典籍更加注重方法论;清代典籍则基于可参考的前代资料,既有系统化的理论架构,又有更完善的技术规范。制作一张好琴,要满足好看、好弹、好听三个标准,既要道法自...
查看更多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再思考
2023.03.27
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体量庞大、种类繁复、文化精湛、特色鲜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性价值和特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行、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重大传统节日实行节假日合一制度等,就是我国非遗保护中...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实践进程中理论思考的记录
2023.03.24
以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标志,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随着对保护实践认识的深化,2008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四批代表作名录时,将原用的“人类口头...
查看更多
张晓东:中国书法艺术的自然本源
2023.03.24
中国书法象自然之形,拟自然之态,自然而然地进入自然书写状态,最终达到自然之境,这是书法艺术生成和发展的自然途径,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自然本源。从心手两忘的自然心态,到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境界,书法艺术有赖于自然造化之功,书法艺术的自然之美更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高境...
查看更多
地方性知识耦合:沁河下游流域的小麦耕作与二十四节气
2023.03.21
沁河下游流域是我国传统的麦作区,农人们结合小麦的生理特性和当地气温变化,形成科学完备的小麦耕作时间表。将小麦耕作的时间节点与二十四节气节律紧密融合,形成固定的节气耕作模式;并将地方物候知识与小麦耕作过程充分结合,在小区域内对二十四节气节律进行纠偏。由此,在长期...
查看更多
空间与生态:布依族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生态智慧
2023.03.20
传统农作技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依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其农耕文明悠久,在土地利用技术方面尤为突出。几千年来,布依族于复杂山地环境与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营造了良好的空间结构,实现了人地和谐。基于历史视角,系统审视布依族传统农作技术中的土地利用方式...
查看更多
邱春林:手工艺与科技结合的可能与边界
2023.03.19
2022年6月,由文化和旅游部等10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支持(传统工艺企业)全面掌握并运用传统工艺核心技艺和关键技术,在保持传统配方和工序的基础上,鼓励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所...
查看更多
彭兆荣:论仪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固体—活态”结构
2023.03.16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里,仪式名列其中。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名符其实。“礼仪”于是成了一个中式文明传统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切入路径。人类学、民俗学对仪式的研究成就斐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守正创新”。笔者认为,中式仪礼之...
查看更多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2023.03.16
非遗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非遗最珍贵的是文化创造力的体现。我们的先民从对遥远又美好的想象转化为思考与探索,最后形成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中国文化的可知性,这对今天人们的创造,是一个极大的激励。非遗要走入现代生活,这既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理念,也符合非...
查看更多
1
12
13
14
15
16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