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03   星期三   农历七月十二   
论坛
2025.04.21
作为岁首的春节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当代语境下,春节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通过多种方式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
2025.04.15
春祈秋报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羌年亦在此列,乃中华年节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整体把握羌年的意义,不可不知晓村寨仪式中经释比之口诵唱的史诗《木姐珠》和《羌戈大战》。两部史诗颂祖唱史,在经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族群文化认同。这种认同维系着群体社会的精神空间...
查看更多
2025.04.14
十二生肖包含三个基本元素:其一是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互配合;其二是十二生肖分别用来标识一个人的出生年;其三是相信个人气质和命运受到其出生年生肖动物的影响。这三者缺少任何一项都不是完整的生肖,甚至不能称之为生肖。以此为基础,重新审核目前学界经常用作生肖文化起源...
查看更多
2025.04.14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视角对春节的重新认识。在文化意义层面,春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查看更多
2025.03.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为什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什么样的文化遗产”“怎样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文...
查看更多
2025.02.12
春节申遗成功引发热议,春节申遗的申报书对性别平等的表述同样引人注目。申报书中明确指出该遗产项目通过传承性别认同价值观和规范、提供性别对话空间以及创造包容性别关系的机会,助力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充分展现了中国对非遗作为性别化实践的深入理解,通过创新方式推动性别...
查看更多
2025.02.08
【摘要】春节在德昂族聚居区兴起,并逐渐成为德昂族节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礼俗互动的结果,形成了既符合传统春节习俗,又带有德昂族文化特征的节日文化,表征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德昂族春节的发展实践过程,彰显出德昂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春节在德昂族聚居区的深化...
查看更多
2025.02.08
春节是我国多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滇南娜允傣族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节拜年习俗,体现了我国春节节俗的多样性与节日意涵的包容性。娜允傣族拜年习俗关涉其生活性空间的不同维度,包括自然、居住、记忆、信仰等空间。拜年习俗将多重空间中的意义中心串联成意义链,而作为意向性体验的地...
查看更多
2025.02.08
年画丰富的图像及内涵承载着人们关于传统节日的视觉记忆。近百年来,受工业的发展、审美观念的改变、年俗的衰落以及城镇化发展等因素影响,传统年画的日常使用和技艺传承逐渐式微。大众对年画的固有认知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年画的当代发展。自我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
查看更多
2025.02.08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国际公约和中国非遗保护法规文件精神指导下,20年来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的中国非遗保护实践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应该抓关键与重点;鼓励社区民众的文化创造与族际的文化交流与共享;处理好非遗保护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