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资讯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传统布艺:妇女能顶半边天
2023.03.15
2018年,中原周庄非遗工坊依托非遗项目传统布艺(香囊、虎头靴)设立,由社旗县大冯营镇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元敏、王成秀、刘兴荣等牵头,带动本村及周边经培训过的妇女400多人参与,实现年订单1600余单,销售金额220余万元。周庄村还依托“文化周庄”的品牌影响...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赛山玉莲茶:茶香溢满致富路
2023.03.15
2019年,河南省赛山玉莲茶非遗工坊依托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赛山玉莲茶制作技艺)设立,由河南省光山县赛山悟道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组织建设和运营。工坊通过茶园改良、手工制茶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培训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采取...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聂家庄泥塑:工坊引领好日子 泥里刨出“金疙瘩”
2023.03.15
2021年,高密市昌盛泥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聂家庄泥塑成立非遗工坊,通过建设基地、合作创新、嫁接机械、扩大营销等途径推动泥塑生产销售,助力和赋能乡村振兴。工坊推行“党组织 + 合作社 + 工坊”发展模式,发挥1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引领...
查看更多
【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淮阳芦苇画:帮助残疾家庭绘制就业画卷
2023.03.15
2018年,淮阳县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阳芦苇画制作技艺,设立淮阳芦苇画非遗工坊,通过技艺研究、产品创新、电商销售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积极开展“非遗 + 残障”残疾人非遗传承项目,带动残疾人通过非遗传承实现就业。根据残疾...
查看更多
四地汇聚苏州 非遗融合创新 | 第二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生计研...
2023.03.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活态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
查看更多
【两会特别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都一处前门店副经理吴华侠:推动老字号博物馆集群式发展
2023.03.15
“老字号从来不缺故事,要讲好老字号故事却不容易。老字号也要顺应时代,创新发展。”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都一处前门店副经理、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建立国家...
查看更多
博物馆里看非遗|北京茶叶博物馆:茶香京城 体验中国茶文化
2023.03.15
步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一组场景雕塑,再现了远古时代神农氏亲尝百草的场景。传说,神农“日遇七十二毒”时,总是以咀嚼茶叶来解毒。后来,人们发现茶汁很爽口,便开始饮用。展厅展墙上还有一幅贵州省晴隆县165万年前茶树籽化石的照片,记录着中国茶的历史起源。
查看更多
悠悠祁红香 茶韵引客来——安徽祁门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2023.03.14
在祁红小镇中国茶叶改良陈列馆,探究古老茶机设备,回溯祁门红茶“前世今生”;在祥源祁红文化产业博览园,沉浸式观赏百年祁红制茶工艺,品味茶韵绵长;在环砂村历口茶园,徜徉茶山花海、乡村美景,体验梦幻茶旅……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以振兴祁门红茶(以下简称祁红)为职...
查看更多
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凭什么名扬海...
2023.03.14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位于青衣江畔,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古法造纸技艺历史的地方。这里生产的夹江书画纸被张大千赞为“国之二宝”,与安徽宣纸齐名。
查看更多
扎染艺人跨界咖啡店传承非遗技艺
2023.03.14
用赭石色的咖啡渣作为染料,进行反复多次浸泡染色,同时添加普洱茶一起着色,一条扎染的小丝巾在张翰敏手中,短短半小时就制作完成。
查看更多
1
74
75
76
77
78
45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