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专题报道
2023.03.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非遗传承的核心是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传统技艺类非遗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通过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
查看更多
2023.03.14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迈出铿锵步伐,“非遗热”“博物馆热”“古籍热”蔚然成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生活。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2023.03.1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传承人讲非遗故事,跟传承人学习非遗技艺,亲手制作非遗作品……随着文化与旅游的不断融合,学生群体的旅游活动中出现了大量非遗元素,融非遗、旅游、教育于一体的非遗研学游逐渐兴起。
查看更多
2023.03.13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族艺术的发展,把戏曲人才培养和戏曲研究放在重要地位。构建戏曲艺术独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意义非凡。以张庚、郭汉城等为代表的老一代戏剧理论家,为中国戏曲理论建设付出了毕生心血。但由于戏曲学科建设时间短,距建成有中国特色的戏曲“三大...
查看更多
2023.03.1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巍巍中华屹立世界之林的自信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应以文载道、以文传...
查看更多
2023.03.13
“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激动之余,我也倍感责任重大。”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馆长苏海珍长期致力于京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带来的提案主要是关注加强边疆文化建设、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力度、加速打造中越...
查看更多
培养新业态 营造新场景 释放新活力
2023.03.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新时代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打造优质文旅产品,激发多层次消费,不仅推进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打造了斑斓多彩的“诗与远方”。
查看更多
2023.03.13
“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开创了中国模式,积累了中国经验。非遗保护传承深入人心、利国利民、成效斐然。”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全面分析、研判非遗保护工作成效,紧密围绕我...
查看更多
2023.03.10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非凡的创造力,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传承下众多珍贵文物,凝集着祖先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查看更多
2023.03.10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用好优质文旅类主播等“互联网+”人才,为非遗传播“纳新”。应鼓励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与热门主播合作,邀请其推介城市、景区、地方历史文化,为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引流”“获客”。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