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廿二   
专题报道
2023.03.22
2018年,北川羌族自治县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草编(羌族草编),设立北川县羌族草竹编非遗工坊。工坊通过对广大残疾人和留守妇女开展羌族草编竹编非遗技艺培训,带动200多名残疾人和留守妇女实现灵活居家就业。组织开展羌族草编历史文化和编织技艺的...
查看更多
2023.03.22
2018年,阿坝州慈愿传统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马尔康藏香制作技艺,设立非遗工坊。工坊藏香配方申请国家专利9项,吸纳28名建档立卡脱贫户、3名残疾人加入生产线工作。2021年工坊年产值达到了887万元,脱贫人口平均固定年收入达到每人3万元以上...
查看更多
2023.03.22
2021年,四川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刺绣技艺,设立马边花间刺绣非遗工坊。工坊通过开展彝族刺绣技艺培训、彝族刺绣技艺进校园等方式,构建“1社6站15班”的网格化技能培训服务体系。采取“三零”合作社模式吸纳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农村妇女居家灵...
查看更多
2023.03.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古老的中华大地与山川的气息,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和发展。一代代传承人的坚守和奉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他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天然的热爱,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
查看更多
2023.03.22
多彩精美的粤绣口罩与粤绣主题数字艺术作品日前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刮起了一阵粤绣主题的“绣色旋风”。这场名为“文化之美·绣色可观”的粤绣成果展,由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主办、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支持,向观众展开了一场关于粤绣融...
查看更多
2023.03.22
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日,在位于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径山的一间茶室内,众多游客在茶艺师的演示和指导下...
查看更多
2023.03.22
韦祖英,贵州从江人,6岁学习苗绣,潜心钻研30余载。她熟练掌握传统刺绣技艺,善于从生活场景中汲取创作素材,通过一双巧手,创作出活灵活现的作品。她还自主创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查看更多
2023.03.21
2019年,鲁渝共建石柱县中益乡夏布非遗工坊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荣昌夏布织造技艺设立,由重庆壹秋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实施。工坊以石柱土家文化旅游资源为创意核心,研发销售非遗产品,实现传统技艺经济转化,并以产教融合方式培养新农村手艺人,助力群众多点灵活...
查看更多
2023.03.21
2022年,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所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设立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非遗工坊,现有员工60人,其中脱贫户有28人。工坊集产、学、研、培功能于一体,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供订单式就业等方式,带动当地...
查看更多
2023.03.21
2020年,南丹县凤珍蓝靛染布坊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瑶族服饰,设立南丹县凤珍蓝靛染布非遗工坊,总址位于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瑶寨村,包含“南丹县凤珍蓝靛染布坊”“南丹县朵努手工坊”“白裤瑶染坊”3处就业车间,业务遍及南丹县八圩、里湖2个瑶族乡,拥有非遗...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