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锣鼓艺术(软槌锣鼓)
项目序号:622
项目编号:Ⅱ-123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山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万荣县
保护单位:万荣县软槌锣鼓研究会

软槌锣鼓是流传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高家庄一带的一种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它起源于西汉末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用它督促战事,后不断传承发展。明清以来,曲牌多有创新,表演更富变化。

软槌锣鼓与一般的传统锣鼓相比,无论曲牌、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都有一定差异。软槌锣鼓以鼓为主,钹和锣巧妙配合。鼓技表演有一人多鼓、缠头绕项、跳腿转身、跃鼓腾挪。表演队形有包括“行路鼓”和“阵地战”。“行路鼓”在行走中敲打,曲调简洁明快、短小精悍,节奏感强;“阵地战”摆成方阵,中间为鼓手,四周为钹手,两边敲锣的一字排开,适于较长时间的专项表演。

软槌锣鼓使用的软槌灵巧有力、柔中带刚,表演时富有表现力。钹和锣大而厚重,声音浑厚深沉,宏亮雄壮,能产生震人心魄、催人奋进的艺术效果。其曲牌以表现战争题材为主,主要有【新鏖战】【风雪战】【杀鼓】【三关点帅】等。其音韵多激昂奔放、慷慨铿锵,彰显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顽强抗争的精神。

软槌锣鼓的鼓槌是用粗麻绳两头精心纽制的八楞疙瘩,表演前用凉水浸湿,用文火炕干。每一面锣都有一个支撑铜锣的支架,俗称“锣项”。锣项的制作极为讲究,主身高1米左右,顶端弯曲着伸出,头上全是金属制作的龙头铸铁。锣便挂在龙头下面。表演时,8面大鼓,8面大钹,16面铜锣,共32人摆成方块阵形。软槌锣鼓的锣、钹比传统锣鼓的重量明显加大,一般重达15斤左右。软鼓槌密度高,击鼓者要打出八分音符,甚至十六分音符,这一高难度技巧,只有训练有素的人,才能较好地掌握,没有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人,拿不动锣、举不起钹、击不响鼓。该遗产项目主要通过家族和师徒传承。

软槌锣鼓是扎根于运城河东地区的黄河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它历史悠久、绵延不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地域色彩鲜明。研究它的起源与发展,对于研究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民俗文化及相关古代征战历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136
姓名
吴明昌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软槌锣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万荣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临清驾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八音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老河口锣鼓架子)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老河口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大铜器)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遂平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花镲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丰城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小河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鄂州牌子锣)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鄂州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中州大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新乡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云胜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原平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韩城行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韩城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宜昌堂调)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大铜器)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西平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大铜器)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郏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开封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松江区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太原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常山战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正定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汉沽飞镲)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天津市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