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锣鼓艺术(临清驾鼓)
项目序号:622
项目编号:Ⅱ-123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山东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
保护单位:临清市文化馆

临清驾鼓,是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世代相传的民间锣鼓艺术表现形式。目前,临清驾鼓活动区域以临清市为核心,辐射到周边的夏津县、冠县及河北临西县等地。临清市交通便利,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因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当地较为干燥,用鲁西牛皮制作的鼓皮韧性大,敲击起来鼓声洪亮。这些都为驾鼓文化在临清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临清驾鼓的演奏乐器包括鼓、点锣和筛锣,是一种纯打击乐合奏的艺术形式。目前,临清驾鼓的曲目主要有《点鼓》《老排鼓》《小排鼓》《二十八宿》《长鼓》《滚鼓》六首,均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中。它的鼓点丰富多变,声音洪亮威武,气势磅礴雄伟,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社火表演和大型比赛等中,是当地回族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临清驾鼓的乐队建制少则11人,一般为鼓8面、点锣2面、筛锣1面;多则34人,有鼓24面、点锣8面、筛锣2面。演出形式包括行街和圆场,鼓点由二十八宿起点,间有长鼓、小排鼓、老排鼓,又有点鼓称为“街点”,最后由滚鼓收尾。表演者一般将鼓系于腰间,双腿叉开与肩同宽,昂首挺胸,尽显阳刚之气,而锣作为指挥性乐器,具有稳定鼓点的作用。它有敲鼓边、敲鼓帮、鼓槌相击等演奏技巧,节奏丰富多变,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及感染力。

临清驾鼓起源于羯鼓。据明代临清县志记载,“羯鼓始于唐”。唐代南卓的《羯鼓录》对羯鼓的乐器形制、演奏特点做了详细的记载,说羯鼓“击用两杖,其声焦杀鸣烈,尤宜促曲急破,作战杖连碎之声,又宜高楼晚景,明月清风,破空透远,特异众乐”。临清驾鼓主要在回族民众中,以师徒传承和社会传承等方式,通过乐队实践世代相传,在当地民间音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当地政府支持传承人在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建立了驾鼓传承基地,并加大了媒体宣传力度,在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大力传承和普及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临清驾鼓依托运河文化传承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丰富和完善。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当地回、汉人民团结一致、共创繁荣的精神风貌与优良传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深了民族友谊,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洪玉卿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回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临清驾鼓)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八音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老河口锣鼓架子)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老河口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大铜器)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遂平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花镲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丰城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软槌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万荣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小河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渝北区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鄂州牌子锣)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鄂州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中州大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新乡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云胜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原平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韩城行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韩城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宜昌堂调)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宜昌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大铜器)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西平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大铜器)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郏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开封盘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开封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松江区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太原锣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常山战鼓)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正定县
编号
Ⅱ-123
项目名称
锣鼓艺术(汉沽飞镲)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天津市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