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931 |
项目编号:Ⅷ-148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江苏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
保护单位:南京盛峰茶业有限公司 |
雨花茶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绿茶针形类茶制作技艺代表之一,江苏省南京中山陵景区、雨花台景区是其流布的核心区域。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20-50米之间的黄土岗地,土壤为黄红壤,呈弱酸性,有机质1.89%,土壤肥力中等,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培育了雨花茶特有的内在品质。
雨花茶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鲜叶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毛火、整形、足火、精制、烘焙、包装数道工序,其中整形工艺最为关键。它将搓条、抓条、理条工艺完美结合,形成了集扁形茶类、卷曲形茶类优点于一身的独特针形茶工艺。雨花茶人因茶制艺,坚守最适合雨花茶的传统筛分方法精选茶叶,通过抖、撩、飘等独特筛法,将茶叶按粗细、长短、轻重分开。特制的斗笠状竹篾烘笼,有利于炭火温度的阶梯状分布,筛分好的茶叶在烘笼内从上而下翻滚,配以独特的提香足干手法,满屋生香的雨花茶就此而成。制成的雨花茶形似松针,紧细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绿润,白毫隐露,内质香气高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深受大众喜爱。雨花茶松针形工艺现已列入国家标准(GB/20605-2006)。
南京自古产茶。1907年,第一代传承人陆溁等于南京紫金山创立全国性茶叶研究机构江南植茶公所,在灵谷寺一带植茶制茶,是为雨花茶的开篇人。目前,雨花茶制作技艺传承范围从中山陵逐步扩展到南京市全境及周边地区,已传承至第六代。其中,第五代传承群体52人、第六代传承群体103人是当前雨花茶技艺传承发展的主力,活跃在南京市雨花茶技艺传承、培训、展演展示、品牌创建及生产一线。
百年历史的雨花茶是南京及江苏的文化名片,雨花茶产业已成为南京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林茶间作”“植茶条栽”等先进技法引领了中国广大茶区植茶、制茶发展方向。雨花茶独特的制作技艺,紧细圆直、锋苗挺秀的松针外形,香气高雅、滋味鲜醇的内在品质,正清和雅的茶艺,为中华茶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陈盛峰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雅安市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都匀市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婺源县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全南县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安吉县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长兴县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 |
编号 Ⅷ-148 |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 |
类型 传统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