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931
项目编号:Ⅷ-148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信阳市
保护单位:信阳市茶叶商会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是将信阳毛尖通过鲜叶采摘、鲜叶摊晾、茶叶炒制、茶叶存储等工序制成茶叶的制茶技艺,流布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以“五云(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一山(震雷山)、一寺(灵山寺)”等地较为知名。

信阳毛尖茶叶外形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泡出的茶水汤清色绿,滋味醇香,有“龙潭”“五云山”“文新”“广义”等品牌。这一技艺较为繁复。先是茶叶采摘,一般在清明前,以晴天上午10点以前采茶为宜。特级茶鲜叶选脱完苞的一芽一叶采苞芽部分,一级茶采一芽一叶,二级茶采一芽二到三叶;然后是鲜叶摊晾,温度高时摊晾1到2小时,温度低时,摊晾7到8小时;接着是茶叶炒制,鲜叶倒入旺火生锅“杀青”,用炒把挑动鲜叶沿锅边滚下形成条状,改用揉捻使茶叶条状紧缩,然后转入熟锅,用手抓茶叶向锅的上边沿甩动,在滚落中成条索;之后对茶叶烘烤,再摊凉使茶叶温度下降,反复数次后成品。这一技艺的特征一是炒茶所采用的“熟锅”甩条手法,即以茶把团揉茶叶,通过甩条使茶条紧细圆直;二是大茶把炒“熟锅”方法,强调手势自如,动作灵巧,形成信阳毛尖细圆紧直、光润的外形。

信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结合部的北侧,四季分明,自然条件适合优质绿茶的生长。信阳市固始县古墓中发掘出的古茶叶证明,信阳采茶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2300年前。唐代信阳茶即为朝廷贡品。宋代信阳为全国重点产茶区,茶叶交易总量占全国的1/5。清朝光绪末年,信阳先后成立了八大茶社,茶市兴隆。1926年,茶农改进了“熟锅”中甩条的手法和大茶把炒“熟锅”的方法,使技艺更加成熟,并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至今。

信阳毛尖茶颐养身心,陶冶情操,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丰富了我国茶文化。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同当地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历史底蕴、特有风格及促进文化交流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杰出的创造力,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刘文新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
编号
05-2846
姓名
周祖宏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雅安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都匀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婺源县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全南县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安吉县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长兴县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