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精神的“文物”留住    苑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1958年出生,男,山东省齐河县人。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民俗学博士。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民俗学、文化遗产学、韩民族文化源流及昆仑文化研究。1990~ 1992年受东京都立大学邀请,任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从事中日韩远古文化比较研究,兼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院非常勤讲师;1994~1995年赴韩,受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邀请...
查看更多
论坛
 依法保护 重在传承——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 杨春        依法保护 重在传承   文化部近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的机会。  市场经济的大潮带动人口流动,传媒技术的进步,使很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临着传承危机:基本传播对象流失,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
查看更多
论坛
要注意保护传承的多样性    来到阳光普照下的鄂尔多斯高原,吸引我们的除了那神圣的成陵文化外,还有古老苍凉的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你会被这些灿烂的遗产所震撼,震撼的主要原因是这些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遗产是对地域文化绝好的归集与总结。人类往往企图通过这些珍贵的遗产对一片土地的生存特征和精神信念进行概括,于是一个地区的非遗往往成为最能吸引人的精神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发掘、概括和分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乌审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论坛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不是"推广"而是"毁灭"  目前正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在贵州专场“侗歌声声”演出时,据贵州省某位主管领导介绍,在做好各项保护措施的同时,该省还拟举办全国范围的“侗歌大赛”,让其他民族也来唱侗歌。  侗族大歌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合唱技艺、文化内涵举世公认。侗歌当然好听,但侗歌首先是侗族人的侗歌,据侗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吴品仙介绍,周围“能唱的...
查看更多
论坛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时下盛行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维护其原生态,而不可使其创新变化。这种愿望固然可嘉,问题在于有无固定不变的原生态?本文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产生、传承的环境着眼,论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      变化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于特定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并随之演化而被传承或绝灭。许多非遗的濒危和灭绝,要么由于其不适应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要么由于其赖以存活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巨变乃至...
查看更多
论坛
小川直之:“人间国宝”是大师 也是财产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最早就是在日本产生的,它用汉字写叫 “无形文化财”.这个概念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先翻译成了法语,然后又翻译成了英文,而我们驻联合国的官员和翻译们又把这个词从英文翻译回来,就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届非遗节国际论坛上,日本文化厅历史文化基本构想制定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委员长,曾经参与过日本非遗保护立法工作的...
查看更多
论坛
民间艺人与学院派如何对接 郭文景:别小看老艺人       我和很多戏曲演员有过合作经历,无论是京剧还是别的曲种,无论是从事演奏还是演唱的艺术家,我都合作过。我的一个感受是,中国戏曲艺人的艺术是被我们低估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约一百年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危机,那时候中国人要挽救自己的社会和国家,人们希望中国达到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以及挽救国家民族的理论都是西方来的,革命的理论以及社会的模式都是西化的,仿佛西方就代表了先进。所以在任何情况...
查看更多
论坛
不僵化的保护    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生存在一种活态之中,它应当是与其存在的团体、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应当是持续地被再现出来的,应当是代代传承下来的。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不加补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消亡或消失的危险,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将它僵化地固定在某种纯粹的、原始的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有关这些遗产的知识、技能和内涵的传播。这些遗产的传承,或者世代之间的传授,是《公约》所特别强调的,而并非舞蹈、歌曲、乐器或工艺的具体的作品表现...
查看更多
论坛
昆曲等你六百年,何妨再等三十年    2011年5月16日下午,“昆曲韵·故乡情”中国昆曲艺术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昆曲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昆山宾馆举行。 4个多小时里,来自全国的专家教授和各剧团的前辈代表,就昆曲艺术“入遗”10年来传承和保护取得的成就、对未来发展的建议意见,做了精彩交流发言。  清平乐  如果昆曲属于老人,人也都会变老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清楚地记得,十年前...
查看更多
论坛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6月9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主持。   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重庵,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树文,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