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
机构
(0)
政策
(3)
资讯
(65)
清单
(23)
资源
(18)
学术
(18)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那些造福世界的中国智慧
2018.06.13
专题报道
木活字印刷技术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志仁和学生展示木活字印刷技术(摄影:陈曦)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讲授苏绣技艺(摄影:陈曦)中华传统文化静水流深,历经数千年不曾中断。中国智慧润物无声,给予中国人生活的养分,也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世界各地。 回溯过往,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木活字印刷术、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了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喜爱且沿用至今的文化瑰宝,将人类的文明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查看更多
火热夏日,古音古韵悠然清凉——全国各地3700多项活动同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8.06.11
专题报道
6月9日,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民间艺人在为游人表演京西太平鼓。(新华社发)6月8日,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现场。(摄影:卢旭/光明图片) 6月8日下午,浙江省
湖州
市南浔区双林镇绫绢传承馆内,国家级非遗项目“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郑小华正在手把手向孩子们传授绫绢织造技艺。(摄影:王嘉斌/光明图片)5月末至6月初,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大戏楼,昆剧、古琴名家名曲的经典演出轮番上演,为火热的夏日送来一缕古音古韵的悠然清凉;6月7日,在山西平遥古城和北...
查看更多
优秀传统文化,让精神家园更具魅力——第四届中国非遗保护(德清)论坛侧记
2017.06.19
专题报道
日前,在浙江美丽的莫干山下,以“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
湖州
市政府联合主办,120余位与会代表就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家园共建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传统文化 让精神家园内涵更丰厚 中华民族在5000年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记忆。古城、古镇、古村,展示着完整明...
查看更多
一支湖笔的前世今生
2017.06.15
专题报道
“一部书画史,半部在
湖州
”。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积淀着数百年制笔业与书画史的文化传承。本篇文章,我们将目光投向一支湖笔的前世今生,回溯湖笔制作甲天下的源流演变,追访那些与湖笔有关的人文轶事。 技术的发展、时代的演进,为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湖笔,这一“努力再做500年”的“中华老字号”,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传统技艺在今天何以赓续绵延、生生不息。 根脉在此,希望也在此。 ——编 者 从事湖笔制作40多年的制笔大师杨...
查看更多
共建共享精神家园(德清)共识
2017.06.09
论坛
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它源自心灵,而又直抵心灵。人是生理的、心理的和伦理的存在,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人的“幸福”和“梦想”,都离不开人的精神家园。人的精神家园奠基于人的生活世界,形成于人的生命历程,结晶为以理想、信念为灵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精神家园就是人民大众共有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目标追求、文化创造的凝结,是由文化认同所引发的精神上的归属感、思想上的一致性和思维上的一贯性。 精...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遗保护(德清)论坛举行
2017.06.06
其他新闻
6月5日,由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
湖州
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在浙江省
湖州
市德清县举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浙江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
湖州
市副市长闵云,德清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琴英出席会议。本届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为主题,旨在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经验的系统总结和理论阐释,加强对非遗保护传承的前瞻性、针对性政策、措施的研究、探讨,交流经验、推动实践。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
查看更多
强化学术理论引领 推动曲艺大书传承
2017.05.23
论坛
曲艺是魅力独具的传统表演艺术。中国是世界上曲艺品类最多的曲艺文化大国。其中“说书”类中的大书(评书评话)不仅孕育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创造出了“章回体小说”这种极富中国风格和气派的文学体裁样式,而且,许多传统的经典长篇节目,包括《隋唐》《三国》《水浒》《岳传》《英烈》等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和高超的语言技巧,具有激浊扬清和惩恶扬善的艺术功能与美学传统。表的是爱国英烈,评的是忠孝节义,批的是贪官恶霸,扬的是浩然正气,中...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征稿启事
2017.05.12
通知公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梳理总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宝贵经验,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探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途径,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经文化部批准,定于...
查看更多
传承与回归 再生与重塑——专家学者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04.06
专题报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业界专家学者对《计划》的制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顺应社会发展、呼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贯彻实施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着眼全面 重点突出 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从整体看,《计划》的内容系统、全面、完整,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统一了社会...
查看更多
梨花落后清明——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2017.04.01
专题报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摄影:印月)每年在农历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今年的清明时间是4月4日22点17分,农历丁酉年三月初八。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清明时节的物候特征是:“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清明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一、清明节气和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根据光绪年间成书的...
查看更多
1
9
10
11
12
13
1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