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荣书琴: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2021.06.21
论坛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塑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貌。在当代研究视阈之下,需要厘清大小传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意涵,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基因的重要关联,读解出文化、传统与知识技艺之间你中有我、相辅相成的融合关系,揭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基因;当代价值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积累的卓越智慧和认知经验,以及世代持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查看更多
章莉莉:
非遗
活态传承:重链手工艺和现代生活需求
2021.06.12
访谈
章莉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副主任兼运营总监,上海市
非遗
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光明日报
非遗
传播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
非遗
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理事会理事,出版《地铁空间设计》等十余本专著及教材。 目前致力于
非遗
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实践,推进上海对口援建地区的
非遗
扶贫工作。负责上海大学承办的中国
非遗
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以及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等项目执行。2018...
查看更多
宋俊华:
非遗
名录制度建设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
2021.06.10
论坛
【摘要】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从建立名录制度开始的,提高
非遗
可见度、促进文化多样性存在是国际
非遗
名录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在国际理念指导下,中国建立了自己的
非遗
名录制度。中国
非遗
名录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方针,坚持分类保护和动态管理,对国际
非遗
名录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经验。也应看到,我国
非遗
名录制度在观念、操作和利用上...
查看更多
中国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的法律保障
2021.06.10
论坛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祖国大地上,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多样化的气候特征形成了多元化、多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由此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生活特性和文化多样性得到了充分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
非遗
法”)将“多民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对象,并且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李松:文化保护一脉相承 —— 文艺集成志书工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1.06.02
论坛
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方式 (一)由来已久的
非遗
保护 “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以下简称“集成”)是指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工程,是由《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十部集成和志书构成的大型系列丛书,各部集成志书以行政区划立卷,共计298...
查看更多
依法保护,通向中国特色
非遗
保护的一把钥匙
2021.0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十年
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我国的
非遗
保护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不断增加,代表性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
非遗
保护能力不断提升。文化生态区建设为主的
非遗
的整体性保护、过程中提升效率和产量为主的生产性保护等创新实践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构建了以四级名录、四级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传承人群体庞大、受众多、民众认同广泛且可持续的
非遗
保护传承体系。
非遗
保护深入人心,民族的、地方的优秀传...
查看更多
深入推进新时代
非遗
工作的法治化建设
2021.06.01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名片,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和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 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刘魁立:
非遗
是可共享的 不保护传统会失掉自己
2021.06.01
论坛
不保护传统会失掉自己 “我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交流,过去我们没有听说还有非物质文化,可是就在这两三年里,大家对于这样一个词汇已经非常熟悉了。” “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以物质载体形式呈现的东西。我们生在这个世界上,物质仅仅提供给我们一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但人之所以称其为人,就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在我们身上的体现。” “
非遗
”是可以共享的...
查看更多
郭翠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项目评审机制与非政府组织认证制度:合作、博弈与...
2021.05.27
论坛
【摘要】文章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出发,一方面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相关规定,分析非政府组织与该《公约》管理机关之间合作关系的确立和维护;另一方面以非政府组织认证制度与
非遗
项目评审机制之间存在的制衡性因素、矛盾性张力和演变轨辙为基本线索,观察非政府组织与其他保护
非遗
行动方之间的合作、博弈与对话。通过反思十多年来在国际
非遗
保护领域长期处于前端位置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层面参与《公约》实施的具体作用和面临的困境...
查看更多
推动
非遗
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1.05.25
论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
非遗
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之后,我国是世界上最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国家之一。 《
非遗
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
非遗
全面进入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新阶段,为我国
非遗
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大大提升了
非遗
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过去十年,是我国
非遗
保护高速发展、不断规范的重要机遇期,党...
查看更多
1
26
27
28
29
30
11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