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临终关怀”
2013.05.14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临终关怀”王玲瑛 比如兴教寺,如果把僧人的生活保护住了,既保护了建筑,又保护了文化空间,相当于保护了一个活的传统。中国的非遗保护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不一样,我们的保护是行政行为,比如京剧进校园传统武术进校园等。 “非遗”保护走过12年,如今进入“后申遗”时代 从西安兴教寺拆庙事件,学者解析我国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临终关怀”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中国非...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2013.05.22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发布会现场。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记者从5月20日在文化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青羊区政府和国际非遗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5日—6月23日,在四川成...
查看更多
敲响神性的大门――羌族羊皮鼓舞的探索
2013.05.27
论坛
敲响神性的大门——羌族羊皮鼓舞的探索 焦虎三 羌族民间歌舞,按表演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民间自娱性歌舞与宗教祭祀性歌舞两大类。根据流传区域的不同,祭祀性歌舞又可分为流行于杂谷脑河下游一带的“莫恩纳莎”(羊皮鼓舞)和流行于黑水河一带的“卡斯达温”(盔甲舞),这其中,尤以羊皮鼓舞最为著名。四川汶川县的羌族羊皮鼓舞2007年入选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略阳的羌族羊皮鼓舞2011年9月入选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民主改革与西藏非物质文化的变迁
2013.05.27
论坛
民主改革与西藏非物质文化的变迁 靳海波 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相对而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它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语言文字、风俗等。西藏非物质文化是青藏高原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由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主改革前西藏非物质文化发展处在停滞状态 历史上,西藏曾经历了比欧洲中世纪还要落后、黑暗的...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小兰魁――与桂剧一生痴缠
2013.05.27
人物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小兰魁 ——与桂剧一生痴缠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桂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80岁的周小兰魁当之无愧。2008年2月,一次意外中风,令周小兰魁半身不遂,还失去了正常而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但这从没有打消他对桂剧传承的信念……如今,坐在轮椅上的周小兰魁,仍在手把手教学生做动作。 作为一级演员,周小兰魁因主演桂剧《闹龙宫》被誉为“南...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有底线
2013.05.30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要有底线 生产性保护主要是针对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部分传统美术类非遗
项目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对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非遗
项目
的保护十分有益。 34岁的残疾农妇兰和平身高只有1米,以前多次找工作被拒,只能和丈夫一同出去收废品,“每天只挣10多元,有时一分钱挣不到”。去年,通过政府免费培训,兰和平学到一手竹编技艺。现在她坐在家里搞竹编,每月能有1000多元收入。 兰和平是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南城镇百花村村民。她生活的改...
查看更多
北京绢人:不要成了“临去秋波那一转”
2013.06.03
专题报道
北京绢人:不要成了“临去秋波那一转” 北京绢人传承人齐聪颖与她的作品北京绢人作品《杨贵妃》 绢人是以丝、绸、绉、绢等为原料,经手工扎制而成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北京绢人作为北京特有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路走来可谓一波三折,起起伏伏。日前,笔者走街串巷拜访了相关的传承人和工作室,以了解其当下的境况。 几起几落的北京绢人 绢人作为一种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学家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沙楚墓中,就曾挖掘出木雕精细、眉目如生、身着丝绢衣服的木俑。《东京梦华录...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十大亮点
2013.06.08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十大亮点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青羊区政府和国际非遗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5日至23日在四川成都举办。 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举办开幕式、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香港开幕
2013.06.08
其他新闻
“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香港开幕 由文化部和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联合主办的2013“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于6月6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隆重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局署理局长许晓辉、香港特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贵州省文化厅厅长许明、文化部港澳台办副主任孙建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和演出。 ...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2013.06.08
其他新闻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2013年6月4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屹、冯骥才和文化部非遗司、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大学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揭牌仪式。 据了解,从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2012年4月,在冯骥才的倡议下,由文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
查看更多
1
159
160
161
162
163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