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再谈“
非遗
”走出去――兼论生产性保护的理念与方式
2013.01.08
论坛
再谈“
非遗
”走出去——兼论生产性保护的理念与方式 蒋 多 “
非遗
”是否可以走出去与如何走出去已成为“
非遗
”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命题,同时也因其与传统保护理念和方式差异较大而易引发误读。王伟凯《“
非遗
”如何走出去兼与蒋多先生商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0月29日)正是这种论争的典型代表。 他否定了笔者提出的品牌化、集聚化和旅游化的可行性,并将建立传承人制度作为保护“
非遗
”和走出去的唯一选择。笔者则认为建立在生产性保护基础...
查看更多
“
非遗
”能跑赢繁华 后继坚守才有意义
2012.12.18
论坛
“
非遗
”能跑赢繁华 后继坚守才有意义 上官云熙 如何让“
非遗
”从展示橱窗中走出来,曾是困惑松江县的难题。建县1260周年的松江,拥有11个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一度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由于许多传统技艺与农耕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其生存空间日趋萎缩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十分重视,着力培育文化品牌,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组织,有规模,政府兴建民俗文化街,联系电视台宣传,这样一来,民间的智...
查看更多
也谈
非遗
传承人的权利
2012.12.18
论坛
也谈
非遗
传承人的权利 邓章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一个民族发展进程的永久记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下简称
非遗
传承人)则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2007年至今,文化部先后命名公布了4批共计197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2月25日通过并于6月1日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措施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义务等作出了规定,但却未对
非遗
传承人的权利作出相关规定。2011...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应从更新的视野构建未来
2012.12.07
论坛
非遗
保护应从更新的视野构建未来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走过11年。如今,我国的
非遗
保护效果如何?
非遗
保护发展方向何在?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小康。 真正的
非遗
保护应该是活态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阶段
非遗
保护的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 高小康:我在一年多前提出,
非遗
保护已进入“后申遗时代”。“后申遗”概念的提出是相...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 十年方遒
2012.12.07
论坛
非遗
保护 十年方遒 白庚胜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了,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备感振奋。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感于十年来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成就,值得抒写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多,但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最想说说
非遗
保护。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由此,我国在新世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幕徐徐拉开。十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壁龛:
非遗
保护的生态“红线”
2012.11.20
论坛
文化生态壁龛:
非遗
保护的生态“红线” 高小康 生态壁龛在生态学上是指与特定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最直接关系的环境条件,在
非遗
的文化生态保护中可以用“文化生态壁龛”这个概念来分析和处理与保护问题相关的文化生态问题。文化生态壁龛养育着相对复杂多样的文化生态,成为我们在当代文化空间进行
非遗
保护的生态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中国已经开展了10多年,但
非遗
保护究竟保护什么以及如何保护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简单地说,“保护”首先是一个限制性概...
查看更多
以玉屏箫笛为例 探索技艺类“
非遗
”的传承与保护
2012.11.01
论坛
以玉屏箫笛为例 探索技艺类“
非遗
”的传承与保护 张 炜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愈来愈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与现实任务。本文以“贵州三宝”之一、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玉屏箫笛为例,探索了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见解,对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人类对自身历史、文化和精神进行了新的审视和反思。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后的文化趋同形势下保持民族文化特质...
查看更多
遗憾,不该成为“
非遗
”的命运
2012.09.24
论坛
遗憾,不该成为“
非遗
”的命运曹 静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这位83岁高龄、仍为“
非遗
”四处奔走的老人疾呼:当文化遗产被当作文化产业来开发,当“
非遗
”被当作GDP指标写入规划,“
非遗
”必然无法逃脱“非常遗憾”的命运。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
非遗
”保护这本“好经”念“歪”了。 损毁传统文化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国际交流中失去了共通的文化语言 解放周末:从20...
查看更多
非遗
:如何与生活、时代和谐共存?
2012.09.24
论坛
非遗
:如何与生活、时代和谐共存? 在过去七年中,我们看到,随着文化遗产日的设立,
非遗
和保护
非遗
的观念日渐受到关注。伴随各种纪念活动的相继开展,我们在思索:怎样才能让
非遗
不仅仅表演在舞台上,也不仅仅掌握在传承人手里?如何让这些文化现象,不再凭借特殊“保护”而存在?我们在思考,也在寻找……以下是来自学者、政府管理者、群众和业务指导人员的声音。 让
非遗
在生活中“活”下来 □黄挺 近些年,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中小学教师、民间艺术家...
查看更多
非遗
不是摆设
2012.09.14
论坛
非遗
不是摆设 闻 白 一个小小的社火面具或者只有三十元,或者高达几千元,一把保安腰刀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一个个看似貌不惊人的紫砂壶也有着从几千至十几万的差别……如果你去参观过刚刚在山东枣庄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相信你会有同样的感触,我们的
非遗
如果天天这样博览着叫卖着,总有一天会成为与各种旅游产品一样廉价的大路货。 现在每年各地开的各种文化产业的博览会很多,
非遗
似乎成为了最为方便的点缀?D?D开幕式前来一段锣鼓喧天的表演,大街...
查看更多
1
101
102
103
104
105
11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