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炎帝陵祭典
2018.12.14
炎帝陵祭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炎陵县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相传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南方巡视,尝草采药,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毒草身亡,安葬于此。据史料载,从汉代起,祭祀炎帝已成习俗。 炎帝是一位伟大人物,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炎陵县的“炎帝陵祭典”文化历史悠久,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炎祭、乐祭、龙祭等。祭典分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民间祭祀连年累月不断,官...
查看更多
黄帝祭典(缙云轩辕祭典)
2018.12.14
黄帝祭典(缙云轩辕祭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缙云县 轩辕氏祭典是至今存续在浙江省缙云县的一种以黄帝为祭祀对象的中华始祖崇拜礼俗。 轩辕氏是上古黄帝的别称。缙云是黄帝的一种官名,也是黄帝的别号。缙云县始建于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以境内有古缙云山而得名。缙云祭祀轩辕氏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东晋年间缙云山建起了“缙云堂”,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敕改“缙云堂”为“黄帝祠宇”。缙云是中国南方祭祀轩辕黄帝的唯一场所。 世代传承至今的缙云轩辕氏祭祀,分...
查看更多
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
2018.12.14
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新郑市 河南省新郑市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建都之地。五千年前,新郑为有熊国。据文献记载,农历二月初九,黄帝生于轩辕丘(今新郑市区北关)。后来,他于三月初三在有熊国开国立都,肇造中华文明。古代官民为纪念黄帝功业,在轩辕丘旁建轩辕故里祠,又在黄帝建功立业的具茨山(今始祖山)风后顶之巅筑轩辕庙,自春秋时起,每年三月初三,当地仕民都要在轩辕庙、轩辕故里祠隆重举行黄帝开国建都周年拜祖庆典以示纪念,这种拜祖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查看更多
黄帝陵祭典
2018.12.14
黄帝陵祭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黄陵县 黄陵县位于陕西中部、延安市南端,因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所在地而得名。 轩辕黄帝开历史之先河,创中华之文化,被奉为中华民族始祖。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据《绎史》记载“黄帝崩,其臣左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最早见诸史料的后世帝王祭祀是周威烈王四年(前422)秦灵公作吴阳上,专祭黄帝。汉代以后,祭祀黄帝形成朝廷定例。 1911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专程派...
查看更多
雪顿节
2018.12.14
雪顿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雪顿节在17世纪以前是一种原始宗教节日活动,民间相传,由于夏季天气变暖,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
查看更多
都江堰放水节
2018.12.14
都江堰放水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都江堰市 清明放水节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这一天,为庆祝一年一度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沿,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接合部的岷江出山口,公元前256年李冰治理岷江,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彻底根治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人们为了纪念李冰,每年都举行一...
查看更多
土族纳顿节
2018.12.14
土族纳顿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有学者认为,从纳顿节中傩舞傩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纳顿节当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直...
查看更多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2018.12.14
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是塔吉克族的农事节日。塔吉克语称播种节为“哈莫孜瓦斯特”、引水节为“孜瓦尔”,每年春播的头一天即是节期。 届时,全村人聚集田野,祝贺春播开始,各家各户都带一点麦子放在一起,公众推选一位全村尊敬的长辈来撒种。被推举的长者喜笑颜开,口中念念有词,拎着种子一把把地向田间早已等待在那里的人群身上撒去,大家抻着衣襟,笑声阵阵,往种子撒...
查看更多
傈僳族刀杆节
2018.12.14
傈僳族刀杆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泸水县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 “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中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它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攀藤负葛的艰苦卓绝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关于刀杆节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明代兵部尚书王骥受朝廷派遣,率兵马到云南边陲傈僳族居住地区部署军民联防,平息叛逆,收复被侵...
查看更多
仡佬毛龙节
2018.12.14
仡佬毛龙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石阡县 “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崇尚的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龙井、汤山等乡镇的宴明、龙凤等仡佬族村寨,辐射及于全县各地的侗、苗、土家各民族。仡佬毛龙主要活跃在元宵节期间,有学者推论,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 龙崇拜是仡佬毛龙的核心。其基本要素包括:1.“龙”信仰,包括传统故事、敬龙仪式、敬龙场合和用品及敬龙神诵词;2.附属图腾信仰,包括“竹王”崇拜、盘瓠崇拜、民...
查看更多
1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