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931
项目编号:Ⅷ-148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贵州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都匀市 
保护单位:都匀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是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焙等工序于一体的传统绿茶制作技艺,在贵州省都匀市现辖的5个街道、10个镇、5个乡、3个民族乡中均有流布。

都匀毛尖茶条索卷曲,色泽鲜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青嫩,汤色清澈,滋味鲜浓,回味甘甜。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流程复杂、精细。原料需为清明前后初展的一芽一叶,芽叶长度不超过二厘米,色泽为深绿或浅绿,形似雀舌,要在太阳出山前将原料背回,薄摊晾晒在阴凉通风的光滑木板上,让嫩叶失去表面水分。炒茶工序繁杂,完全凭艺人的眼神、听觉、嗅觉、手感和经验。然后是杀青,用上等青杠柴将铁锅烧至最佳温度时投入茶青,双手迅速抛炒,使茶青去提青草味。揉捻环节需要保持炒锅的温度在100℃左右,采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推揉成条。然后以搓汤圆的手法,按某一特定方向将茶搓成茶团,茶团在两手掌中摩擦滚动,致使茶条相互摩擦起毫。最后是烘焙,当茶条紧细卷曲、白毫显露时,在锅中烘焙。取出成品茶,当水份干至八成白毫显露,包好置于底部装着木炭的陶瓷土缸内“干燥”,半月后取出后茶叶成品。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的特征显著,讲求同一口锅“火中取宝,一气呵成”,加工过程中对时间长短和锅温的控制,随茶青的质量、湿度,加工的时间、程序、锅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都匀毛尖茶历史悠久,《平越直隶州志》载:“茶、明《一统志》、州县具有。”清乾隆年间都匀知府宋文型的《重建西岳庙碑序》记载都匀已有官办茶园。《都匀县志稿》记载,都匀毛尖茶在1915年巴拿马赛会得优奖,蜚声海外。这一制作技艺传承方式包括家族和师徒传承,以家族传承为主。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同其他名茶制作技艺一样,在中华茶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是黔南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多民族群众的智慧结晶,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全国名茶中独树一帜,是研究当地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宝贵依据。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848
姓名
张子全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布依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都匀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雅安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恩施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婺源县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全南县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安吉县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长兴县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
编号
Ⅷ-148
项目名称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